杜甫《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得过字》全诗赏析
碧山晴又湿,白水雨偏多。
精祷既不昧,欢娱将谓何。
汤年旱颇甚,今日醉弦歌。
作品赏析
按:公往来于白水奉先,在天宝十四载,是冬又探家于奉先,次年之夏,则携家赴白水矣。【邵注】白水,在今陕西西安府。公舅是崔十九翁。吾舅政如此,古人谁复过。碧山晴又湿①,白水雨偏多②。精祷既不昧③,欢娱将谓何?汤年旱颇甚④,今日醉弦歌⑤。
(首联颂明府。三四,雨中之景。下四,喜雨之意。精祷致雨,此即政比古人处。)
①何逊诗:“游豫碧山隅。”②潘岳怀县诗:“白水过庭激。”③汉明帝诏:“烦劳群司,积精祷求。”老子:“其下不昧。”④殷本纪:“汤时大旱,祷于桑林。”曹植喜霁赋:“汤感旱于殷时。”⑤谢灵运诗:“弦歌愧言子。”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反应第二题解《太平御览》卷四百六十二“游说下”引用本篇时,称本篇为《反覆》。“反应”是一种回环反复的思考方式。反,谓反观对方;覆,
-
祭文赏析·《祭母文》(闻一多) 《澳门》你可知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出处】唐李商隐《 锦瑟 》。 【译文】象青苍的大海之中,明月映照着寂寞流泪的遗珠,象蓝田玉山之上,升起丝丝缕缕可望不可即的轻
-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
《孟子·滕文公下》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的名篇之一。本文通过滕文公的家世和孟子的一番劝谏,表达了孟子对于君王治国的理想和智慧。这篇文章态度诚恳、文字简练,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孟子的思想有很大帮助。
-
宦途本自安身拙,世累由来向老多。远谪四年徒已矣,晚生三女拟如何?预愁嫁娶真成患,细念因缘尽是魔。赖学空王治苦法,须抛烦恼入头陀。
-
散文·梅曾亮文《游小盘谷记》 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惟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 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
-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名言: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注释: 阙文: 指古代留传下来的已残缺不全的散文。遗韵: 指古代留传下来的韵文。谢朝华于已披: 已开过的花
-
(图国) 战争之道即所谓军队之道,可是最后还是要根据人的本性和人的最初本意来作战。这里所谓人的根本就是义、谋、礼、仁四字。 (对考)……。义者所以行事立功,谋者所以违害就利,要者所以保业守成。若行不合
-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羁旅的愁思和对妻子的思念。上阙首尾写景,中间穿插议论。秋景自然引发乡愁,‘‘庾肠”、“皤髻”等连续用典,悲叹年华已逝。下阙写妻子思夫,想像对方思念之苦。结尾“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更是悲苦之极。 上片落笔写景,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