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出处】唐·李商隐锦瑟。 【译文】象青苍的大海之中,明月映照着寂寞流泪的遗珠,象蓝田玉山之上,升起丝丝缕缕可望不可即的轻烟。这种种情境何须今天再去追忆,即便在它们产生的当时就让人不胜惘然! 【全诗】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全诗鉴赏】 此诗当属晚作,因其情思意境朦胧,历代解说纷纭。主要有咏瑟(苏轼)、悼亡(朱鹤龄)、自伤身世(元好问、何焯)、自序其诗(程湘衡)诸说,实各执一端耳。全诗眼目在“思华年”、“成追忆”等字,当是闻瑟兴感,自伤身世(不排除悼亡内容),自可为别集之序诗矣。 首联由闻瑟而引起对华年盛时的回顾,即元好问所谓“佳人锦瑟怨华年”。据载古瑟五十弦(今瑟二十五弦),弦各有柱以为支架,可以移动,以调整弦的音调高低的支柱(故不可“胶柱鼓瑟”)。“无端”犹言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是一种埋怨的口吻,意味略近“羌笛何须怨杨柳”之“何须”,是就音乐逗起听者怨思而发的。“一弦一柱思华年”,意味略近“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述平生不得意”,音乐引起听者深深的共鸣,不由得细把从前事“一”、“一”回想。 中两联用诗歌的语言和意象,将锦瑟的各种艺术意境(迷幻、哀怨、清寥、缥缈)化为一幅幅形象鲜明的画面,以概括抒写其华年所历的种种人生境界和人生感受。 一是庄生梦迷蝴蝶(典出庄子·齐物论),这是诗人梦幻般的身世和追求、幻灭、迷惘历程的一种象征,其中当然也可包括悼亡之痛。 二是望帝魂化杜鹃(典出文选·蜀都赋注),华阳国志等书还有望帝让国委位及杜鹃啼血之说,“春心”即伤春,在义山诗中常为忧国伤时及感伤身世等多种托寓,鹃啼则隐喻借诗歌发抒内心的积郁和哀怨(类语有咏莺的“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咏蝉的“五更凄欲断,一树碧无情”)。 三是沧海月明而遗珠如泪,这里包含着一系列与珠有关的典故,古代认为海中蚌珠的圆缺和月亮的盈亏相应,所以此处将明珠置于沧海月明的背景之上;古代又有南海鲛人泣泪化珠的传说(见博物志),所以此处又由珠牵入泪;新唐书·狄仁杰传载仁杰微时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异其才,尝谓之“沧海遗珠”。全句由此构成一幅沧海月明、遗珠如泪的画图,隐隐透露出寂寥之感。 四是蓝田日暖而良玉生烟,蓝田山是有名的产玉之地,古人有“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陆机文赋之说,司空图与极浦书引戴叔伦语“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诗人用此熟语的象征性涵义,就是指平生所向往、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之“可望而不可即”。四句虽各言一事,然由音乐意境统率,潜气内转,以浓重悲怆迷惘情调一以贯之,加之对仗工整,故能彼此映带、有很强的整体感。 末联收束全篇,对“一弦一柱思华年”加以总括。谓如此情怀,哪堪追忆,只在当时已是令人不胜惘然;言下今朝追忆之怅恨,当如之何!以“可待”、“只是”作勾勒,尤觉曲折深至,令人低回不已。 总之,本诗是李商隐这位富有抱负和才华的诗人追忆在悲剧性的华年逝水时所奏出的一曲人生哀歌。这首诗和无题诗性质是相似的,诗中没有采取历叙平生的方式,而是将自己的悲剧性身世境遇和悲剧心理幻化为一系列象征性图景。这些图景既有形象的鲜明性、丰富性,又具有内涵的朦胧性和抽象性。这就使得它们没有通常抒情方式所具有的明确性,又具有较之通常抒情方式更为丰富的暗示性,能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最能代表义山诗意境朦胧、情调感伤、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特点。
猜你喜欢
  • 《春泛若耶溪赏析》

    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綦毋潜因安史之乱爆发而归隐之后创作的作品。诗人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泛舟若耶溪,滋生出无限幽美的情趣。   此诗开篇“幽意无断绝”句,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即幽居独处,不与世事,放任自适的意趣。这种“幽意”支

  • 周云和《飞思青石柱》

    是磁铁?我的目光一下被粘住——你马湖古镇禹帝宫里的石柱。它为质地坚硬的青石做就,一共4根,柱面灰扑扑乌蒙蒙的,虽亦陈旧朴拙,却难掩

  • 《金陵驿二首(其一)》(文天祥)原文|鉴赏|赏析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这首诗是文天祥于祥兴二年(1279)被押赴元朝都城燕京途

  • 高适《别韦五》全诗赏析

    徒然酌杯酒,不觉散人愁。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夏云满郊甸,明月照河洲。莫恨征途远,东看漳水流。

  • 《三衢道中》作者|全诗原文|赏析|鉴赏

    曾 幾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是一首纪行写景的绝句,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三衢,即衢州(治所在今浙江衢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首句点季

  • 《九日渡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九日渡江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万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

  • 枫叶荻花

    【3719】枫叶荻花(张裕禾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3 3万字,2017年11月第1版,58元)△共分三辑:①文化与文化身份篇;②法国文学艺术篇;③

  • 白居易《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全诗赏析

    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

  • 《良医之门多病人,櫽栝之侧多柱木.》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良医之门多病人,櫽栝之侧多柱木。》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张翼之《七国考》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张翼之 《七国考》十四卷,编纂者董说,字雨若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