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过宋员外之问旧庄》全诗赏析
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作品赏析
原注:员外季弟执金吾见知于代,故有下句。唐书:来之问,字延清,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公故居在偃师,故过之间旧庄。【朱注】本集:开元二十九年,公筑室首阳之下,祭远祖当阳君。其过之问庄,或在是时。
宋公旧池馆①,零落首阳阿②。杜道秖从入③,吟诗许更过④。淹留问耆老⑤,寂寞向山河⑥。更识将军树⑦,悲风日暮多⑧。
(上四过宋旧庄,下则对庄而有感也。枉道入庄,题诗志胜,有留连不尽之意,故云“吟诗许更过”。问耆老,访其子孙家世也。向山河,伤其迹在人亡也。未乃触物增悲,情见乎词。)
①【鹤注】宋之问,虢州弘农人。首阳山在河南府,虢与河南为邻,故宋有别墅在焉。谢脁游后园赋:“清阴起兮池馆凉。”②曹植诗:“零落归山丘。”一统志:首阳山,在河南偃师县西北二十五里。陆机洛阳记:首阳山,在洛阳东北,去洛二十里。阮籍诗:“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夷齐所隐首阳,别在蒲州。③魏文帝与吴质书:“故使枉道相过。”秖,适也。诗:“只搅我心。”司马迁传:“只取辱耳。”邹阳传:“只恐怨结而不见德。”④杨守阯曰:言宋诗尚矣,亦许我更过而题咏乎。须溪谓是尊慕前辈之词。⑤魏文帝诗:“何为淹留寄他方。”汉武帝诏:“询问耆老。”⑥司马长卿美人赋:“上宫闲间馆,寂寞云虚。”曹植王仲宣诔:“经历山河。”⑦后汉·冯异传:“诸将并坐论功,异独屏树下,军中呼为大树将军。”庾信哀江南赋:“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⑧古诗:“萧萧白杨树,日暮多悲风。”【鹤注】旧史:之问弟之悌,有勇力,开元中自右羽林将军出为益州长史、剑南节度使兼采访使,寻迁太原尹。故云将军,初不曾为金吾官。原注疑误。赵汸曰:之问与公祖审言及陈子昂、沈佺期四人,为唐律之祖,实公诗法渊源也。武后时,之问、审言俱为修文馆学士,世交亦厚。然之问为人实不足道,诗无讥词,以其契家前辈也。但曰“零落”“寂寞”“悲风”,则感慨系之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 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
-
另一种阅读顾彬《预言家的终结:20世纪的中国思想和中国诗》(以下简称《预言者的终结》)这篇文章译成中文在《今天》上发表后,引起了相当
-
走三边往陕北远行,三千里路,云升云降,月圆月缺,旅途是辛苦的。过了金锁关,山便显得愈小,羊便见得更多,风头一日比似一日强硬,一日比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语文7下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所有的古诗名字,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所有古诗,求七下语文所有的古诗词篇目。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有:《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
《莫若以节俭为富庶之本。》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虫思机杼鸣,雀喧禾黍熟。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此去欲何言,边穷徇微禄。 作品赏
-
滁南幽谷抱山斜,我凿清泉子种花。故事已传遗老说,世人今作画图夸。金闺引籍子方壮,白发盈簪我可嗟。试问弦歌为县政,何如◇俎乐无涯。
-
宋词典故·丘也幸 【出典】 《论语·述而》:“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
-
新秋[唐]杜甫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火云:夏秋季日落时的火烧云。欹:斜靠。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砧杵
-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出处】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意思】茅草飞过江去,洒满郊野,有的在高耸的大树颠上牵挂,有的在低洼的水塘中浮漂。 【全诗】 《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