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客旧馆》全诗赏析
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无由出江汉,愁绪月冥冥。
作品赏析
依旧编广德元年梓州诗内。年谱谓秋往阆州,冬晚复回梓州。据此诗,则是初秋别梓,秋尽复回也。周弘正诗:“依然归旧馆。”陈迹随人事①,初秋别此亭。重来梨叶赤,依旧竹林青。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无由出江汉,愁绪日冥冥。
(上四旧馆秋景,下四触物伤情。随人事,谓迹随事往。杜臆:风幔,是昔有今无者。寒砧,是昔无今有者。声字出韵,若作听字,对卷字亦稳。杜诗五律,无失韵者。
①兰亭记:“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前投幕府诗,本用鱼韵,而起借七虞无字,谓之孤雁入群格。此题客旧馆,本用青韵,而后借八庚声字,谓之孤雁出群格。又有双入双出,谓之进退格,如前二联用东韵,后二联用冬韵,前二联用寒韵,后二联用删韵是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全诗可分两段。前四句为一段。“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两句以比兴发端,出语惊人。《易》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说卦》)谚曰:“树大招风。”则高树之风,其摧折破坏之力可想而知。“风”前又着一“悲”字,更加强了这自然景观所具的主观感情
-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长安壮儿
-
这首诗中有寄托、感慨、讽喻之意,有伤离感乱之情,同时对于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此诗先是描写了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让人真切的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故乡之思,然后又通过日落时分山村中那幽梦不断的场景的描写,暗示诗人被深重的痛苦所困扰。既然只
-
黄鸟黄鸟,黄鸟黄鸟你听着, 无集于榖,不要聚在榖树上, 无啄我粟。别把我的粟啄光。 此邦之人,住在这个乡的人, 不我肯穀。如今拒绝把我养。 言旋言归,常常思念回家去, 复我邦族。回到亲爱的故乡。 黄鸟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胸中有佳处,海瘴不能腓。三年无所愧,十口今同归。汝去莫相怜,我生本无依。相从大块中,几合几分违。莫作往来相,而生爱见悲。悠悠含山日,炯炯留清辉。悬知冬夜长,不恨晨光迟。梦中与汝别,作诗记忘遗。
-
《言而信,未若不言而信;行而谨,未若不行而谨.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镇之以静,则不行而
《言而信,未若不言而信;行而谨,未若不行而谨。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镇之以静,则不行而谨。惟有道者能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我本畏酒人,临觞未尝诉。平生坐诗穷,得句忍不吐。吐酒茹好诗,肝胃生滓污。用此较得丧,天岂不足付。吾侪非二物,岁月谁与度。悄焉得长愁,为计已大误。二欧非无诗,恨子不饮故。强为酹一酌,将非作愁具。成言如皎
-
宋城者歌 作者: 蓝开祥 【本书体例】
-
薛绍彭(生卒年不详),字道祖,号翠微居士,宋神宗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累官至秘阁修撰,知梓潼路漕。书学晋唐。据传其家藏“定武兰亭”刻石,得以朝夕摹写。工正、行、草书。笔致清润雅正,时与米芾齐名,世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