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白盐山(白盐崖高千馀丈,在州城东十七里)》全诗赏析
他皆任厚地,尔独近高天。
白榜千家邑,清秋万估船。
词人取佳句,刻画竟谁传。
作品赏析
【鹤注】当是大历元年秋作。卓立群峰外,蟠根积水边①。他皆任厚地②,尔独近高天③。白牓千家邑④,清秋万估船。词人取佳句,刻画竟谁传⑤。
(上四写山势之孤高,中二记人民之聚集,未则自信诗句足传也。杜臆:山高者基必大。此山草立群峰之表,乃蟠根于积水之边,望若悬空,是不任地而近天矣,岂非夔府一奇观哉!且绕山而上,千家成邑,积水之中,万估船来,又蜀中都会也。向者春望此山,虽有断壁红楼之句,今秋亲历其地,苦心刻画,而始得此山真面目,但恐词人取句,未必能传耳。此诗细玩,始知描写之工。后来选者不及,论文笑自知,信矣。)
①【钱笺】荆州记:白盐崖下有黄龙滩,水最急,沿诉所忌,故曰“积水边”也。②谢庄月赋:“任地班形。”③东京赋:“岂徒跼高夭,蹐厚地而已哉。”④白牓,指门上扁额。杜臆:地志载赤甲山有孤城,即鱼复县,盐山不言有邑,此特言其有似千家之邑耳。⑤江淹诗:“刻画崒兮,山云而碧峰。”黄希曰:“世说:”周云:刻画无盐。”此因山名白盐,故有末句。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民俗曰:靠天吃饭。天有什么能耐?阳光,水分。植物最不能缺的是水。“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这里的水是指“天然之水”——雨水。但雨水
-
秦楼出佳丽,正值朝日光。陌头能驻马,花处复添香。
-
满目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
敲门惊昼睡,问报睦州吏。手把一封书,上有皇甫字。拆书放床头,涕与泪垂四。昏昏还就枕,惘惘梦相值。悲哉无奇术,安得生两翅。
-
【题 解】 明正德年间,宦官当权,为了搜刮钱财,大批宦官以各种名义到地方勒索。官船所到之处,吹起喇叭摆威风,地方官吏豪绅亦乘机勒索。这首散曲借物抒怀,借用喇叭为题目,尖锐而深刻地讽刺宦官作威作福、鱼肉
-
暮春即事叶采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叶采,生卒年不详,字仲圭,号平岩,邵武(今福建邵武)
-
《沈从文鸭窠围的夜》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沈从文 天快黄昏时落了一阵雪子,不久就停了。天气真冷,在寒气中一切都仿佛结了冰。便是空气,也像快要冻结的样子。我包定的那一只小船,在天空大把撒着雪
-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作品赏析【注释】: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
-
凫舄旧称仙,鸿私降自天。青袍移草色,朱绶夺花然。邑里雷仍震,台中星欲悬。吾兄此栖棘,因得贺初筵。
-
[唐]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新、旧唐书《萧瑀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