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少年行其三 ( 此诗严粲云是伪作 )》全诗赏析
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少年游侠好经过,
浑身装束皆绮罗。蕙兰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好鞍好马乞与人,
十千五千旋沽酒。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府县尽为门下客,
王侯皆是平交人。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衣冠半是征战士,
穷儒浪作林泉民。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
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看取富贵眼前者,
何用悠悠身后名。
-
杨慎《记苏堤始末》 杨慎 东坡先生在杭州、颖州、许州,皆开西湖,而杭湖之功尤伟。其诗云:“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山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诚诗史也,而
-
余适欲锄瓜,倚锄听叩门。鸣驺导骢马,常从夹朱轩。穷巷正传呼,故人傥相存。携手追凉风,放心望乾坤。蔼蔼帝王州,宫观一何繁。林端出绮道,殿顶摇华幡。素怀在青山,若值白云屯。回风城西雨,返景原上村。前酌盈尊
-
话说四川眉州,古诗谓之蜀郡,又曰嘉州,又曰眉山。山有蟆顺、峨眉,水有岷江、环湖,山川之秀,锺于人物。生出个博学名儒来,姓苏名洵,字允明,别号老泉。当时称为老苏。老苏生下两个孩儿,大苏小苏。大苏名轼,字
-
【原题】:旧闻台城辱井石上有胭脂泪痕久未之信今见之似是淋漓涂抹之迹失笑不已因成此句
-
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况临北窗下,复近西塘曲。筠风散余清,苔雨含微绿。有妻亦衰老,无子方茕独。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很善于截取边塞生活的特定场景来表现征人戍卒的军旅生涯和内心世界。如前首以烽火戍楼开头,写黄昏戍守时被羌笛声触发的海天愁
-
法国象征派诗人阿尔图尔·兰波*的一部散文诗集。作品共分几个部分,约两万字左右。这是在兰波被魏尔兰*开枪打伤回到家乡之后,于1873年4月
-
霁云先生: 四日惠函已读悉。关于近日小品文的流行,我倒并不心痛。以革新或留学获得名位,生计已渐充裕者,很容易流入这一路。盖先前原着鬼迷,但因环境所迫,不得不新,一旦得志,即不免老病复发,渐玩古董,始见
-
【原题】:长老凤师新作四照亭以其环顾洞彻无纤翳碍目故名云从予乞诗因即其说以寄题
-
欧阳公晚年,尝自窜定平生所为文,用思甚苦,其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尚畏先生嗔耶?”公笑曰:“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 ○宋·沈作喆《寓简》卷八 [述要] 欧阳修晚年曾自己编定平生所写文字,费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