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全诗赏析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作品赏析
李白饮酒诗特多兴会淋漓之作。此诗开篇就写当筵情景。“山中”,对李白来说,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盛开的“山花”更增添了环境的幽美,而且眼前不是“独酌无相亲”,而是“两人对酌”,对酌者又是意气相投的“幽人”(隐居的高士)。此情此境,事事称心如意,于是乎“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次句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读者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将进酒,君莫停”(将进酒)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由于贪杯,诗人许是酩酊大醉了,玉山将崩,于是打发朋友先走。“我醉欲眠卿且去”,话很直率,却活画出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的双方是“忘形到尔汝”的知交。尽管颓然醉倒,诗人还余兴未尽,还不忘招呼朋友“明朝有意抱琴来”呢。此诗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狂士与“幽人”间的感情,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象。诗的艺术表现也有独特之处。盛唐绝句已经律化,且多含蓄不露、回环婉曲之作,与古诗歌行全然不同。而此诗却不就声律,又词气飞扬,一开始就有一往无前不可羁勒之势,纯是歌行作风。惟其如此,才将那种极快意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这与通常的绝句不同,但它又不违乎绝句艺术的法则,即虽豪放却非一味发露,仍有波澜,有曲折,或者说直中有曲意。诗前二句极写痛饮之际,三句忽然一转说到醉。从两人对酌到请卿自便,是诗情的一顿宕;在遣“卿且去”之际,末句又婉订后约,相邀改日再饮,又是一顿宕。如此便造成擒纵之致,所以能于写真率的举止谈吐中,将一种深情曲曲表达出来,自然有味。此诗直在全写眼前景口头语,曲在内含的情意和心思,既有信口而出、率然天真的妙处,又不一泻无余,故能令人玩味,令人神远。
此诗的语言特点,在口语化的同时不失其为经过提炼的文学语言,隽永有味。如“我醉欲眠卿且去”二句明白如话,却是化用一个故实。宋书·隐逸传:“(陶)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此诗第三句几乎用陶潜的原话,正表现出一种真率脱略的风度。而四句的“抱琴来”,也显然不是着意于声乐的享受,而重在“抚弄以寄其意”、以尽其兴,这从其出典可以会出。
(周啸天)
-
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 望久人收钓,吟馀鹤振翎。 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古诗词大会主持人串词,内容包括小学古诗班队活动主持人台词,求小学古诗串词,求古诗朗诵主持人串词,越多越好。真诚恳啊!我就做一回你的大姐吧!古诗诵读会 张: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张:桐庐县迎春小学六(3)班“古诗诵读会”现在开始
-
李朝全2015年起,中国作协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组织一批作家开始采写以中国科学家“创新报国70年”为主题的系列报告文学。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
-
惟幽兰之芳草,禀天地之纯精,抱青紫之奇色,挺龙虎之嘉名 〔2〕 。不起林而独秀,必固本而丛生。尔乃丰茸十步,绵连九畹 〔3〕 ,茎受露而将低,香从风而自远。当此之时,丛兰正滋,美庭帏之孝子,循南陔而采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望天门山古诗词感,内容包括望天门山古诗的赏析,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李白诗人什么样的感受,望天门山的感受是什么。《望天门山》是唐朝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
-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谿守故篱。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
昔年洛浦见花落,曾作悲歌歌落花。愁来欲遣何可柰,时向金河寻杜家。杜家花虽非绝品,犹可开颜为之饮。少年意气易成懽,醉不还家伴花寝。一来京国两伤春,憔悴穷愁九陌尘。红房紫莟处处有,骑马欲寻无故人。黄河三月
-
【3885】当下的力量(〔德〕托利著,曹植译,中信出版社,12万字,2016年6月第4版,35元)△共10章:①你不等于你的大脑;②意识:摆脱痛苦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70字的古诗词硬笔书法,内容包括硬笔书法70字的诗文内容,70字硬笔书法作品古诗,硬笔书法70字的诗文内容。离亭燕张昪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
-
《曲江对酒》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经典之作。本诗通过描绘丰富多彩的曲江景色,借饮酒寄托思乡之情。其中“渔舟唱晚”、“归思欲沾巾”等用词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使人沉浸其中。作者以饮酒为媒介,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既描绘了曲江的美景,又传递了作者思乡之情。总体而言,《曲江对酒》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思绪,使人们在阅读中产生一种深深的唐诗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