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王昌龄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诗《芙蓉楼送辛渐》全文翻译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诗《芙蓉楼送辛渐》全文翻译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诗鉴赏

芙蓉楼送辛渐是诗人谪贬江宁丞时的作品,原作二首,这里所选诗为其第一首。芙蓉楼原名西北楼,故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辛渐是诗人的挚友,此次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此诗虽为送别之作,却意在表白自己的胸襟和情操,给人以深沉、郁悒、高洁之感。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连”字和“入”

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理环境。雨后的清晨,天气初晴,青山滴翠,孤峙兀立。一个“孤”字,也形象地传达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因为王昌龄时常遭谗受诬,难得有挚友入吴一吐胸中块垒,好不容易盼来辛渐这一知己,今朝却又要分手北上,心中的孤寂恐非言语能形容。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句,写的是诗人对辛渐的叮咛和托付之语。意思是说:“你到达洛阳后,假如有亲戚朋友询问我遭贬后的近况,你可以告诉他们,我的人格高尚、品行光明磊落、为官清廉自守,如一洁美的冰心之储于玉壶,无可自惭处。这两句诗并不仅仅是诗人的自我表白,更是诗人以凛然的姿态对小人谤议攻讦所进行的驳击,充分表现出诗人不肯屈从于恶势力的顽强斗争精神。

这首诗虽然是写给可以与之推心置腹的挚友的,因为抒怀所以语言是相当含蓄的。特别是”玉壶冰“这古老比喻的运用,就更使此诗收到”言近意远“的艺术效果。王昌龄这里借”玉壶冰“来隐喻、表白自己的志行高洁,和虽遭贬谪却不改其高洁情操的决心,不仅比喻贴切,而且也使诗中的形象更加生动、富于立体感。”玉壶“和”冰心“都是洁美的象征,然而经”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的巧妙组合,却将二者从形象的属性上升为独立的形象,从而完成了诗歌境界的飞跃和升华。

王昌龄不仅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而且也是我国古典诗歌理论的不懈的探索者。新唐书·艺文志就载其诗论文章诗格二卷。在诗格中,他曾首倡”意境“的理论,主张写景、状物、抒情三者的浑然结合,认为意境之中”景与意相兼始好“.为了创造优美动人、具有审美价值的意境,他又强调重视”起“、”结“的艺术表现技法。他认为,诗的发句应是”题目外直树一句景物当时者,第二句始言题目意“,而”每至落句,常须含思,不得令语尽思穷“.在创作上,王昌龄也实践了自己的诗歌理论。芙蓉楼送辛渐的第一句”寒雨连江夜入吴“,是”直树一句景物当时者“;它即景生情,为诗的画面勾勒出广阔的背景;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旨在揭示题意;诗的第三句,由写景而转至抒情,第四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却又出人意料,意味深长,正因为他的诗歌注意起、结艺术,所以其开头往往如”凤头“,美丽、鲜艳、引人注目,诱人深读;而其结句又如”豹尾“或美人”临去秋波那一转“,给人以深沉的含蓄美。
猜你喜欢
  •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注释、译文和感悟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三十九》) 【译文】 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

  • 哲理诗《光明》原文和鉴赏

    风雨沉沉的夜里, 前面一片荒郊。 走尽荒郊, 便是人们的道。 呀!黑暗里歧路万千, 叫我怎样走好? “上帝!快给我些光明罢, 让我好向前跑!” 上帝慌着说,“光明? 我没处给你找! 你要光明, 你自己

  • 王维《敕赐百官樱桃(时为文部郎)》全诗赏析

    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 白居易《岁暮病怀赠梦得 时与梦得同患足疾。》全诗赏析

    十年四海故交亲,零落唯残两病身。共遣数奇从是命,同教步蹇有何因?眼随老减嫌长夜,体待阳舒望早春。新乐堂前旧池上,相过亦不要他人。

  • 《张孝显晨访懋忠堂因拉陈升可王囦道同饮径醉赏析》

    【原题】:张孝显晨访懋忠堂因拉陈升可王囦道同饮径醉卧小阁醒则晡矣戏呈诸公

  • 《钱塘怀古赏析》

    钱塘即南宋都城临安,今名杭州。作者在宋亡之后再到临安,江山依旧,而物是人非,黍离之悲,油然而生。所谓怀古,实乃伤今。首句点钱塘地理方域及历史地位。钱塘在宋代是十分繁华的大城市,号称“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称之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东南都会”即从此出。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

  • 《活板》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原 文] 板①印书籍,唐人尚未盛②为③之④。五代⑤时始印五经⑥,已⑦后典籍⑧皆为板本。 庆历⑨中,有布衣⑩毕昇,又为(11)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12),每字为一印,火(13)烧令(14

  • 《南乡子·画舸停桡赏析》

    统观欧阳词,如一人而有二面。其艳情词艳得近于淫靡,轻佻俳狎,几乎难以卒读。然如《南乡子》八首,却换了一副笔墨,一洗绮罗香泽,转为写景纪俗之词,全写广南百越少数民族地区风物。读其词,如夏日清风、久雨新晴,心神为之一爽。   这是八首之二,

  • 《题伯时天育骠骑图二首(其一)》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黄庭坚 玉花照夜今无种,枥上追风亦不传, 想见真龙如此笔,蒺藜沙晚草迷川! 天育,天子所蓄养的马。伯时是李公麟的字,他的生平,详见韩驹《题李伯时画背面仕女》赏析。李公麟以人物画称名于画史,但他初时善画

  • 符载《襄阳北楼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符载:襄阳北楼记 符载天时有晦明,人情有舒惨。或感瘁交构,郁凝不发,非登高远眺望,则无以疏达其气,导冲和之性焉。蔼蔼襄阳,山水之乡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崔颢
  • 王勃
  • 骆宾王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