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诗《江雪》翻译赏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诗鉴赏
这是柳宗元贬永州司马时写的一首吟咏江野雪景的五言绝句,是古今传诵的名作。
头二句写雪封山野的情景。千山万壑,树木茂密,可是山中却不见一只飞鸟;原野辽阔,路径万条多,却不见一个行人的足印。极目四望,唯见四野白茫茫,一片银 色世界,这两句没有明点“雪”字,但“鸟飞绝”、“人踪灭”的幽寂境界,却生动地表现出了漫山遍野的雪封景象,使人感到寒意凛冽。
后两句别开生面,勾画了一个渔翁独钓寒江的奇异景象。风雪满江,在那严寒的江上看不见任何东西,只有一叶渔舟,渔舟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正迎风抗雪,在寒江上垂钓。最后一句点出“雪”字,包笼全篇。
四句诗,有山有水,有孤舟,有渔翁垂钓,人物与景色浑然一体,诗情画意极佳,是一幅绝妙的寒江独钓图。称得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难怪后世画家,多喜用该诗的意境入画。
这首诗看似乎写景,其实是借江野雪景的描写来塑造诗人自己的形象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一形,实际上是诗人的自画像,它寄寓着诗人在永贞革新 失败后的坚贞不屈的精神。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遭到残酷的打击迫害,远谪永州,与同党天各一方,处境孤独,但他并不自弃,始终坚贞不屈。他在答周君巢饵 药久寿书中就曾表明:“虽万受摈弃”,也“不更乎其内”.在永州十年后,他改任柳州刺史,地虽更为僻远,但有了实权,他就又以积极的革新政治的姿态,兴 利除弊,为柳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这都清楚地说明他在政治革新失败后的坚贞不屈的精神。所以说诗中所刻画的老渔翁形象,正是诗人同恶劣环境对抗的内心世界 的形象表现。但是诗中以辽阔空旷的背景映衬寒江独钓的孤舟,也透露出诗人寂寞孤独的情怀。
这首诗语言简约,意境高洁。“绝”、“灭”、“雪”都是以入声字作韵脚。入声字短促,很适合表达愤慨不平的心声和幽寂凄冷的情调。
-
【注释】:通篇字字都是写《春雨》。【注释】 ①做冷欺花:春寒多雨,妨碍了花开。 ②将烟困柳:春雨迷濛,如烟雾环绕柳树。 ③尽日冥迷:整日春雨绵绵。 ④钿车:华美的车子。杜陵:汉宣帝陵墓所在地。当时附近一带住的多是富贵
-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歌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母亲节的诗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母亲节的
-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定将禅不
-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作品赏析【注释】: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
-
【注释】:作者以寥寥七十余字,将夜登北固亭的所见、所闻、所为和所想刻划出来,直抒胸臆,堪称上品。词人夜登北固山,正值层雾逐渐敛尽的时候,天边淡烟一抹,作者首先想到的,是这里乃是英雄豪杰争雄之地。此时恰有渔人鸣榔(用木条敲船,使鱼惊而入网),
-
◇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折腰莫以微官耻,为政须通异俗情。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
-
【注释】:
-
吴歌 作者: 刘基 【原诗
-
相传《玉堂春》是发生在明万历年间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几乎从一开始,这个哀艳动人的事件就以它跌宕离奇的情节和主人公坎坷崎岖的爱情遭遇轰动遐迩,深得人们的同情。当时就有人把它演成小说,也有人把它附会成海瑞的
-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春闺思》是通过一位采桑女子在劳动中忘却采桑的描写,表现她对远戍渔阳的情人的深切思念。 诗的一、二句写景:“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袅袅,是形容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