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杜牧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全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全诗赏析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作品赏析

【注释】:
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这首诗标明“偶题”,应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秋风乍起的季节、日已偏西的时光,把偶然进入视线的溪桥上、柳岸边、荷池中的景物,加以艺术剪裁和点染,组合成一幅意象清幽、情思蕴结的画图。在作者的妙笔下,画意与诗情是完美地融为一体的。

  诗的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两竿落日”,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在读者眼前展开的这幅画中的光线和亮度是柔和宜目的。地点是“溪桥上”,则说明诗人行吟之际,既非漫步岸边,也非泛舟溪面,这为后三句远眺岸上柳影、俯视水上绿荷定了方位。

  诗的次句“半缕轻烟柳影中”,写从溪桥上所见的岸柳含烟之景。诗人的观察极其细微,用词也极其精确。这一句中的“半缕轻烟”与上句中的“两竿落日”,不仅在字面上属对工整,而且在理路上有其内在联系。正因日已西斜,望中的岸柳才会含烟;又因落日究竟还有两竿之高,就不可能是朦胧弥漫的一片浓烟,只可能是若有若无的“半缕轻烟”;而且,这“半缕轻烟”不可能浮现在日光照到之处,只可能飘荡在“柳影”笼罩之中。

  这前两句诗纯写景物,但从诗人所选中的落日、烟柳之景,读者自会感到:画面的景色不是那么明快,而是略带暗淡的;诗篇的情调不是那么开朗,而是略带感伤的。这是为引逗出下半首的绿荷之“恨”而安排的合色的环境气氛。

  诗的三、四两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写从溪桥上所见的荷叶受风之状。这两句诗,除以问语“多少”两字领起,使诗句呈现与所写内容相表里的风神摇曳之美外,上句用“相倚”两字托出了青盖亭亭、簇拥在水面上的形态,而下句则在“回首”前用了“一时”两字,传神入妙地摄取了阵风吹来、满溪荷叶随风翻转这一刹那间的动态。在古典诗词中,可以摘举不少写风荷的句子,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周邦彦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几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这几句词是“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而如果只取其一点来比较,应当说,杜牧的这两句诗把风荷的形态写得更为飞动,不仅笔下传神,而且字里含情。

  这里,诗人既在写景之时“随物以宛转”(文心雕龙·物色篇),刻画入微地曲尽风荷的形态、动态;又在感物之际“与心而徘徊”(同上),别有所会地写出风荷的神态、情态。当然,风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风荷之恨是从诗人的心目中呈现的。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心怀恨事,因而把对外界物态的描摹与自我内情的表露,不期而然地融合为一。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

  那么,这首诗中的诗人之恨是什么呢?

  南唐中主李璟有首摊破浣溪沙词,下半阕换头两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历来为人所传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却认为,这两句不如它的上半阕开头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并赞赏其“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而原词接下来还有两句是:“还与韶光共顦顇,不堪看。”这几句词以及王国维的赞语,正可以作杜牧这两句诗的注脚。联系杜牧的遭遇来看,其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杜牧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和主张的人,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平生志事,百无一酬,这时又受到排挤,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在他的眼底、笔下,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了。

  (陈邦炎)
猜你喜欢
  • 《题草亭诗意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吴镇 依村构草亭 ① ,端方意匠宏 ② 。 林深禽鸟乐,尘远竹松清。 泉石俱延赏,琴书悦性情。 何当谢凡近,任适慰平生。 【注释】 ①构:构筑。②端方:形容草亭结构端正平直。 【评说】 本诗选自汪砢玉

  • “论光武”的全文和注释

    曹植曰:“汉之二祖,俱起布衣。 [2] 高祖阙于微细,光武知于礼德。 [3] 高祖又鲜君子之风,溺儒冠,不可言敬。 [4] 辟阳淫僻,与众共之。 [5] 诗书礼乐,帝尧之所以为治也,而高祖轻之。 [6

  • (一)近义仿词- 修辞艺术

    仿造的新词与被仿词意义相近。 1.第二天早起,她们的头发上都结了霜,男同志笑她们说:“嘿,你们演《白毛女》都不用化装了!”她们也笑男同志: “还说哩,你看,你们不是‘白毛男’ 吗?” (魏

  •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3301】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吴晓波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2 3万字 2016年11月第1版,49元)△本书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重大经济变化的种种措

  • 宠而不骄,以谦恭为之本;满而不溢,以节俭为之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宠而不骄,以谦恭为之本;满而不溢,以节俭为之先。》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优美古诗词鉴赏不少于八句(求一篇古诗的鉴赏,不少于800字,用于摘抄)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优美古诗词鉴赏不少于八句,内容包括求一篇古诗的鉴赏,不少于800字,用于摘抄,优美古诗词赏析,八首简单古诗加赏析150字谢谢。别董大 第一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

  • 苏轼《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全诗鉴赏

    谁能如铁牛,横身负黄河。滔天不能没,尺箠未易诃。世俗自无常,徐公故逶迤。别来不可说,事与浮云多。当时无限人,毁誉即墨阿。虚声了无实,夜虫鸣机梭。相逢一笑外,奈此白发何。天骥皆籋云,长鸣饱刍禾。王庭旅百

  • 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

    【3933】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慎海雄主编,人民出版社,35万字,2018年7月第1版,59元)△共九章:①把握改革发展新机遇:适应和引领经

  • 《容斋随笔·节度使称太尉》译文与赏析

    节度使称太尉节度使称太尉 【原文】 唐节度使[1]带[2]检校官,其初只左右散骑常侍,如李愬在唐邓时所称者也,后乃转尚书及仆射、司空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智慧

    【465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智慧(陈先达著,周文莲编,人民出版社,20万字,2019年6月第1版,42元)△9章: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智慧;②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崔颢
  • 王勃
  • 骆宾王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