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而不骄,以谦恭为之本;满而不溢,以节俭为之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宠而不骄①,以谦恭为之本;满而不溢②,以节俭为之先。
【注释】①宠而不骄:得宠但没有傲气。②满而不溢:水虽满而不溢出、这里是说虽然富贵但不奢侈浪费。
【释义】得宠而没有傲气,能以谦恭为根本;虽富贵而不奢侈,能以节俭为首要。
【点评】无论贫富都要以节俭为根本。
参考文献
司马光传家集·除皇弟
-
【名句】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语出明代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六回。挥笔作文,能迅速地完成上千字的文稿,像晋代才子袁宏那样倚战马起草文告,文思繁捷,一挥而就。两句形容才思敏捷,完稿迅速,顷刻成篇。
-
庄里丈人 ① 字长子曰“盗” ② ,少子曰“殴” ③ 。盗出行,其父在后追,呼之曰“盗,盗”。吏闻,因缚之。其父呼“殴”,喻 ④ 吏遽 ⑤ 而声不转 ⑥ ,但言“殴,殴”,吏因殴之,几殪 ⑦ 。(《尹
-
【5312】中国茶道:中英文版(吴远之著,张倩叶等译,中国书店,17 5印张,2013年10月第1版,68元)△5章:茶道基础;茶道技艺;茶道新义;
-
信之忍第二十四信之忍第二十四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而不立。尾生以死信而得名,解杨以承信而释劫。 范张不爽约于鸡黍,魏侯不失信于田
-
其成家庭之训,惟孝悌、诚信、仁义、道德。|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其成家庭之训,惟孝悌、诚信、仁义、道德。》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孝之忍第十九孝之忍第十九 父母之恩与天地等。人子事亲,存乎孝敬,怡声下气,昏定晨省。 难莫难于舜之为子,焚廪掩井,欲置之死,耕
-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出处】唐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七 》。 【意思】江南有一种丹橘,冬天里橘 林仍是一片绿色。难道是那里的地面 气候暖和吗?不是,是橘树本身有
-
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乖期方积思,临醉欲拼娇。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
-
有一种人平时装傻,装糊涂,可一旦碰上涉及个人利益的事情,却格外清醒分毫不让。对这种人俗称之为“只往里傻,不往外傻”。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古今谭概·怪诞部》中,记载了北宋书画家米芾(fú)的一件轶事:
-
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注释〕 对乾卦卦辞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