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韦应物《采玉行》全诗翻译赏析
韦应物
官府征白丁,
言采蓝溪玉。
绝岭夜无家,
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
哀哀舍南哭。
韦应物诗鉴赏
陕西省蓝田县的蓝田山,自古以产玉著称;山下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深溪,这就是“蓝溪”.这里山谷险竣,深溪之内,出产一种极名贵的美玉-- 水碧。
古代的统治者崇尚玉器,尤其喜以“水碧”作为显示地位、夸耀财富的珍品,所以官府常常征丁派夫,大量开采水碧,以满足他们的豪奢生活。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开头便说:“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一个“须”字,表现了统治者对玉质的苛求,除了“水碧”,别的玉概不合格;也表现了他们要美玉只不过是为了满足淫欲的丑恶目的。而韦应物这首诗,一开头便说“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
“官府”二字,说明这是无偿征用,征用的平民不会供给任何报酬;而且指定和限制开采的是“蓝溪玉”,即蓝田山深溪之“水碧”.
官府只管要质地最好的蓝溪“水碧”,但对玉工的食宿和生命是全然不问的。李贺老夫采玉歌中的“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榛子,杜鹃口血老夫泪”正好与这首诗“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相互参读。玉工们辛苦劳作了一天,却饥寒交迫,无处安身,只能捡野榛充饥,冒山雨露宿。
诗的最后说:“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饷粮”即送饭。这两句说,孤独的妻子送饭回来,悲悲切切地在舍南的田园中痛哭。妻子送饭而归,为什么要“舍南哭”?诗没有明说。但联系上下文来看,大概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妻子前来送饭,看到丈夫“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的非人生活和冻饿之躯,因为疼惜而哭;第二,诗言“独妇”可知其家中再无男子和劳力;田园荒芜,无力为耕,收成无望,为将来的生活没有着落而哭;第三,尽管如今还能“饷粮”,今后何以为炊?丈夫从事那样艰辛危险的劳动,再加上食难果腹,山头露宿,岂不将冻馁而死;如若夫死,妻何以堪;瞻前顾后,不寒而栗,叫她怎能不哭?第四,饷粮时强忍悲泪,不敢言明家中之苦,以免再增役夫之悲痛;而今饷粮而还,万般苦楚而又无处可诉,她也就只能“哀哀舍南哭”了!
中唐时代,世风日奢,尚玉之风极盛。但真正直接反映玉工痛苦生活的作品并不多见。最有名的也只有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和韦应物的这首采玉行。
(沈德潜唐诗别裁对此首批注)。
这首采玉行,简短朴实,且完全站在玉工的角度为其伸冤鸣恨,表现出浓厚的悯农情绪,故而为人所称道。
-
无韵诗 欧洲诗歌中的无韵诗,一般是指以下不押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舜发于畎亩之中》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一首诗。诗人以传说中的古代帝王舜发迹于平凡的田园为主题,表达了励志奋斗、力图进取的含义。舜以其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努力在田园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伟大的帝王。诗句简练而深入人心,激励读者不论身处何地,坚持努力追求梦想,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整首诗既让人感叹天地之间平凡人也能成就非凡,又向人们传递了积极向上的力量,鼓舞人心。诗人用简洁却富有力量的语言,将舜的故事传承下来,并以此激励人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奋发努力。
-
【释义】 古代格言。意思是说物极必反,警戒世人不可过于盲目地追求,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建议人们干事要顺其自然。 该句出自 《礼记·曲礼上》。 极: 顶点; 反: 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
-
唐宋词中,《刘克庄《贺新郎》》以其才情洋溢的词句广为人知。词中描述了一个朝思暮想的女子,极尽细腻之情。赞美丈夫才貌双全,表达深深的爱意和依恋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动人的情感,该词展现了唐宋词深深的艳丽唯美之风格。
-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
-
老游春饮莫相违,不独花稀人亦希更劝残杯看日影,犹应趁得鼓声归。
-
【注释】:
-
又名《玄元新记道德》、《集注老子》。注释《老子》并阐发玄学理论的著作。分上下两篇。三国魏王弼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撰者事迹参见“《周易注》”条)。 《老子注》分《道经》与《德经》两篇,《道经》分三十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