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沙路曲》全诗赏析
断烬遗香袅翠烟,烛骑蹄鸣上天去。
帝家玉龙开九关,帝前动笏移南山。
独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红屈盘。
沙路归来闻好语,旱火不光天下雨。
作品赏析
柳脸:一作柳阴。烛骑:一作独骑。蹄鸣:一作啼乌。-----------------------------------------
言丞相事。
注:
1:沙路:唐制,凡拜相,自其私第筑沙路至城东阶。又称沙堤。
2:柳睑半眠丞相树,佩马钉铃踏沙路:柳睑,柳叶如睑。宋蜀本作柳脸。三辅故事,汉苑有人形柳,日三眠三起。" 丞相树, 沙路两旁之柳。丞相常行,故称。
3:断烬遗香袅翠烟,烛骑啼鸣上天去:烛骑,骑兵天未亮出行,举炬。另,李绰秦中岁时记云:"正月一日晓漏前,宰相三司金 吾,以桦烛数百炬拥骑如火城,即烛骑事也。"上天,上朝。
4:帝家玉龙开九关,帝前动笏移南山:九关,九重宫门。楚辞:"君之门以九重。"另,天子有九门,谓:关门,逺郊门,近郊门, 城门,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也。笏,朝臣所执手板。移南山,吴正子注云:"南山可移,则回天之力可知。"
5:独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红屈盘:押,率也,管也。金窠,丞相印,黄金龟纽。
6:沙路归来闻好语,旱火不光天下雨:谓欲闻好语,须风调雨润也。
附:
董懋策评曰:通诗颂而含讽,言必如此,方无负。
--------凤尾竹客 撰<李长吉歌诗笺注辑评>---------
-
木落骚人已怨秋,不堪平远发诗愁。要看万壑争流处,他日终烦顾虎头。
-
【3245】毛泽东的读书生活(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 3万字,1986年9月第1版,2017年3月第21次印刷,28元
-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情感。首联说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难道不好吗?为什么所引起的秋思却这样令人心神沮丧呢?颔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描绘“节物”,咏尽秋日佳趣。那么,究竟为何而心绪黯然?该联采用白描的手法,将酒旗招摇
-
孙中山 (1866—1925) “天下为公”大字楷书,深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所熟悉与珍爱。从写成流传至今,它始终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历经岁月的考验,其光彩越发耀眼动人。 这幅作品点画粗重,笔墨饱满。肌
-
鸡鸣发余杭,到寺已亭午。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平生睡不足,急扫清风宇。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晚凉沐浴罢,衰发稀可数。浩歌出门去,暮色入村坞。微月半隐山,圆荷争泻露。相携石桥
-
陆蠡《囚绿记》原文 读过《囚绿记》的读者,一想起这篇作品,大概无不会在脑海里浮现出那支永远朝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来,并由此而深深地怀念在孤岛上海被日本敌特机关秘密杀害的进步文化人陆蠡。 为什么一篇《囚绿
-
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19世纪德国伟大诗人海涅的长诗。作品是他长期流亡巴黎回汉堡探亲时,以沿途所见所闻为素材写出的一部“诗体旅行记”。它用冬天象征德国社会的停滞,将封建统
-
百花落如雪,两鬓垂作丝。春去有来日,我老无少时。人生待富贵,为乐常苦迟。不如贫贱日,随分开愁眉。卖我所乘马,典我旧朝衣。尽将沽酒饮,酩酊步行归。名姓日隐晦,形骸日变衰。醉卧黄公肆,人知我是谁?
-
《不得一圈 林章 梅鼎祚 丘华林》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林章)尝有送人诗云:“不待东风不待潮,渡江十里九停桡。不知今夜秦淮水,送到扬州第几桥?”以示梅禹金鼎祚,禹金激赏之。宣城有老儒丘华林,尝以诗质禹金,但为分句读而已。见之大恚曰:“林诗二十八字,正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