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泰娘歌》全诗赏析
走上皋桥折花戏。风流太守韦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
斗量明珠鸟传意,绀幰迎入专城居。长鬟如云衣似雾,
锦茵罗荐承轻步。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兰堂暮。
从郎西入帝城中,贵游簪组香帘栊。低鬟缓视抱明月,
纤指破拨生胡风。繁华一旦有消歇,题剑无光履声绝。
洛阳旧宅生草莱,杜陵萧萧松柏哀。妆奁虫网厚如茧,
博山炉侧倾寒灰。蕲州刺史张公子,白马新到铜驼里。
自言买笑掷黄金,月堕云中从此始。安知鵩鸟座隅飞,
寂寞旅魂招不归。秦嘉镜有前时结,韩寿香销故箧衣。
山城少人江水碧,断雁哀猿风雨夕。朱弦已绝为知音,
云鬓未秋私自惜。举目风烟非旧时,梦寻归路多参差。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
千里故人心郑重,一端香绮紫氛氲。开缄日映晚霞色,满幅风生秋水纹。为褥欲裁怜叶破,制裘将翦惜花分。不如缝作合欢被,寤寐相思如对君。
-
《寓壶源僧舍》是清代吴儆的代表作之一。全诗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表达了对清静宁谧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精准的描绘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作者巧妙运用意象描绘,如“僧指茶、竹叶香”等,增加了整个寺庙环境的真实感。通过适当的运用夸张手法,如“一轮皓月映林长,片片萤红动画窗”等,使了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同时,作者通过音韵和语言节奏的安排,使整首诗具有韵律感。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般宁静的画面,读者读后仿佛自身也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真实恬静的生活。
-
【原题】:宣和壬寅十月余游江南二士一日道同月岩方崇甲申先子休官长沙挈家人宿岩下此后二十年间哭父母失姊妹祸患百端今日虽使余富贵过此尚当悲感不自已况复羁孤无聊为万里旅人耶欲作一诗切未能就止以二十八字叙其事翌日得四韵
-
正听山鸟向阳眠,黄纸除书落枕前。为感君恩须暂起,炉峰不拟住多年。久眠褐被为居士,忽挂绯袍作使君。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
开篇“白羽”两字就点明边塞军情紧急,古时军事文书插上鸟羽,表示此书十万火急,须像飞鸟一样迅速传递,故称羽书或羽檄。“霜”字既形容鸟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而且还暗含形势险峻的意味。首句勾勒出一幅信使带着那份如含严霜的羽书,冒着塞外的寒风
-
该词上片劈头三句,即作当头棒喝,揭露了宋室南渡后统治阶级在西子湖上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生活。西湖面积并不小,作者为什么说只是“一勺”呢。或以为这是作者登高俯瞰时的一种视觉,其实不然。西湖代指临安,临安又隐寓东南半壁。南宋统治者耽乐于狭小
-
作者: 刘芳
-
陈平无产业,尼父倦东西。负郭昔云翳,问津今已迷。未能忘魏阙,空此滞秦稽。两见夏云起,再闻春鸟啼。怀仙梅福市,访旧若耶溪。圣主贤为宝,卿何隐遁栖!
-
南岳诸刘岂易逢,相望无复马牛风。山公虽见无多子,社燕何由恋塞鸿。(昔与巨源、刘贡父、刘莘老相遇于山阳,自尔契阔,惟巨源近者复相见于京口。)高才晚岁终难进,勇退当年正急流。不独二疏为可慕,他时当有景孙楼
-
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作品赏析诗写贵公子彻夜欢娱事。注:1:袅袅沈水烟:沈水,沈香。入水而沈,故亦曰沈水。《西京杂记》:赵皇后女弟婕妤遗后以沈水香。2:夜阑:夜荆3:曲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