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全诗翻译赏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诗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二句是说:春天夜短,睡着后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这两句诗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句,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声,于是想见风雨过去必有很多落花,这里的听觉形象“风雨声”决不是令人感伤的“断肠声”,而是包蕴丰富的“更新曲”.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 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 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 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①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三十八》) 【注释】 ①上德:德比较多的人。下德是指德比较少的人。
-
古文观止·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① 伪临朝
-
活着活着就精彩了 活着活着就精彩了孔帆升行走于山野,我有个印象却是挥之不去:树是像人一样各自有着特质的。杨柳特别爱干净且有几分臭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雨的诗句古诗词6,内容包括关于雨的诗句古诗大全,关于雨的诗句古诗大全,关于雨的古诗。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
-
予奉垂堂诫,千金非所轻。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五岳追向(尚)子,三湘吊屈平。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复闻严陵濑,乃在此川路。叠障数百里,沿洄非一趣。彩翠相氛氲,别流乱奔注。钓矾平可坐,苔磴滑难步。猿
-
怕寒放懒日高卧,临老谁言牵率身?夹幕绕房深似洞,重裀衬枕暖于春。小青水动桃根起,嫩绿醅浮竹叶新。未裹头前倾一盏,何如冲雪趁朝人?
-
作者简介《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后学者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
-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落景转疏雨,晴云散远空。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
作者此词,起笔是从秦淮河写起:“淮水横拖柳线柔,曾闻箫鼓夜,美人游。”“淮水”,此指秦淮河,秦淮河本是南京胜游之地,在明代近三百年中,此地两岸垂杨掩映秦楼楚馆。
-
石头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能够看见它们身体的纹理、大小形状,但我们感受不到它们的呼吸,更不懂它们的心灵。它们是最为古老的生物,也许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