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孟浩然

孟浩然《齿坐呈山南诸隐》全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孟浩然《齿坐呈山南诸隐》全诗赏析

习公有遗坐,高在白云陲。①
樵子不见识,山僧赏自知。②
以余为好事,携手一来窥。
竹露闲夜滴,松风清昼吹。
从来抱微尚,况复感前规。③
于此无奇策,苍生奚以为。


作品赏析

① 习公:习郁,东汉襄阳人,字文通,官侍中,于岘山南作鱼池,池边有高堤,种竹及长楸芙蓉。晋山简每临池此,常醉呼曰:“此是我高阳池也。”
② 见不识:一作“不见识”。
③ 微:指谢弘微,事见南史·谢弘微传。
猜你喜欢
  • 辛弃疾《赋葡萄》全诗鉴赏

    高架金茎照水寒,累累小摘便堆盘。喜君不酿凉州酒,来救衰翁舌本乾。

  •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注释】 选自《尚书·周官》。周成王灭了淮夷,回到王都丰邑,向群臣说明国家设官分职用人的法则。史官记叙这件事,写成《周官》。 崇:高。 惟:只有。 克:能。 罔:没有。 后艰:以后的艰难。 【赏析】

  • 《子成兄年八十六史子久八十二舅氏八十一会于赏析》

    【原题】:子成兄年八十六史子久八十二舅氏八十一会于适斋次韵二绝

  • 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这首诗约作于肃宗上元二年(761)秋,以十分凄苦的笔调,逐层刻画了茅屋为秋风所破给诗人所造成的窘状和痛苦。结尾数句,以九言变换七言,句句蝉联而下,传达出一种奔放的气势和火热的激情,表达了诗人

  • 《越僧诗赏析》

    【注释】:(顾元庆《夷白堂诗话》云:“越僧,不知名,索画于石田翁,寄一绝句云云。翁欣然画其诗意答之。”)

  • 《读《李斯传》》

    [唐]曹邺 一车致三毂,本图行地速。 不知驾驭难,举足成颠覆。 欺暗尚不然,欺明当自戮。 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不见三尺坟,云阳草空绿。 《李斯列传》比较详细地记叙了秦代政治家——李斯在战国末期入

  • 苏轼《再过泗上二首?此二诗为张耒作?》全诗鉴赏

    眼明初见淮南树,十客相逢九吴语。旅程已付夜帆风,客睡不妨背船雨。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殷勤买酒谢船师,千里劳君勤转橹。系舟淮北雨折轴,系舟淮南风断桥。客行有期日月疾,岁事欲晚霜雪骄。山根浪头

  • 《在金日作赏析》

    宇文虚中本宋朝文士,高宗建炎初使金被羁留,为翰林学士。金熙宗皇统六年(1146),他密谋劫持金帝,挟宋钦宗南归,事败被杀。这首七律是他留金初期的作品,其心志已俱见诗中。由于南宋政权从一开始就实行了妥协求和的对金政策,大大助长了金人气焰,所以出使金国注定成为屈辱的使命。加之作者北上后又被羁留,无法

  • 书灵筵手巾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书灵筵手巾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译文这一生与妻子共同分担着国难的痛苦以至于让人憔悴,正值壮年却又遇上丧妻之痛。手巾上犹可嗅到妻子生前所用香膏的气味,画眉

  • 《题赵令穰群鹅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柯九思 绿杨莺转梦初醒 ① ,天影微凉断岸青 ② 。 坐对物华俱自得 ③ ,笼鹅不用换黄庭 ④ 。 【注释】 ①转:同“啭”,黄莺宛转的啼叫声。②天影:清晨的天色。③物华:美好的景物。④换:交换。黄庭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崔颢
  • 王勃
  • 骆宾王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