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台城》全诗翻译赏析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刘禹锡诗鉴赏
六朝皇帝,以奢侈荒淫著称,最末的那位陈后主更甚。他在豪华的台城里,营建了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整天倚红偎翠,不理朝政,还自谱新曲玉树后庭花,填上淫词,让数以千计的美女边歌边舞。可不料笙歌未彻,隋兵已临都门,楼上红灯,楼下战火,连成一片。金粉南朝就在这靡靡之音中结束了。这首怀古诗,以古都金陵的核心-- 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尽感慨。
首句总写台城,综括六代,是一幅鸟瞰图。“六代竞豪华”,乍看只是叙事,但前面冠以“台城”,便立刻使人联想到当年金陵王气,今日断瓦颓垣,这就有了形象。“豪华”之前,着一“竞”字,直贯六朝三百多年历史及先后登基的近四十位帝王。“竞”虽然不是直观形象,但用它来点化“豪华”,使之化成了无数幅争奇斗巧、富丽堂皇的六代皇宫图,它比单幅图画提供的形象更为丰满。
次句在画面上突出了结绮、临春两座凌空高楼(还应包括另一座“望仙阁”在内)。“事最奢”是承上“豪华”而发的议论,“最”字接“竞”字,其奢为六朝之“最”,可谓登峰造极,那么陈后主的下场如何,便不难想象了。这一句看似写两座高楼,实则议论已融化在形象中了。这两座高楼,尽管只是静止的形象,但诗句却能引起读者对楼台中人和事的联翩浮想。似见帘幕重重之内,香雾缥缈之中,舞影翩跹,轻歌缭绕,陈后主与妖姬艳女们正在纵情作乐。诗的容量就因“结绮临春”引起的联想而更加扩展了。
第三句记楼台今昔。眼前野草丛生,满目疮痍,这与当年“万户千门”的繁华景象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一个“成”字,给人以转瞬即逝之感。数百年前的盛景,似乎顷刻间就变成了野草,其中富含深意。
结句论述陈后主失国缘由,诗人改用听觉形象来表达,在“千门万户成野草”的凄凉情景中,仿佛隐约可闻玉树后庭花的乐曲在空际回荡。这歌声使人联想到当年翠袖红毡,缓歌轻舞的场面,不禁使人对这一幕幕历史悲剧发出深沉的慨叹。
怀古诗往往需抒发议论的,但这首诗不作抽象的议论,而是把议论和具体形象结合在一起,通过形象的创造,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让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为具体形象,从而使诗句具有无限情韵,发人深思,引人遐想。
-
五十五动心忍性五十五动心忍性 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者,温润之物,若将两块玉束相磨,必磨不成,须是得他个粗矿底物,
-
客事 庄稼人之间的客事不过两种,嫁娶,丧事,而不管是婚丧嫁娶这四个字,还是红白喜事这四个字,都把丧事轻轻的藏匿在喜事中间,仿佛某种
-
此词开头两句中的五柳坊、百花洲皆清江附近。起拍描写了词人隐居地仙境般的环境。先写居处所见:柳绿如烟,葱茏翠碧,景物朗润。此写地面之景。苍穹红云,绚丽而璀璨。此写天上之景。一幅夕阳山村之景的画面,展现眼前。这也是仅举一端,美景当不止此。地
-
陈给事名京,字庆复,德宗贞元十九年(803)由考功员外晋升为给事。给事是唐代中央机构门下省的重要官员,掌管着驳正政令的得失。《与陈给事书》是韩愈写给陈京的一封书信,仅为了联络二人感情,但写得委婉动情,不同凡响。书信中回顾过往交情,解释两人曾经冷淡的缘由,委婉表达了对陈的不满,同时希望得到陈京的谅解和体察,从而消除误会,重修旧好。
-
我嗟缰锁若牵拘,久羡南山去结庐。自顾岂劳君借誉,偶然章服裹猿狙。
-
松下轩廊竹下房,暖檐晴日满绳床。净名居士经三卷,荣启先生琴一张。老去齿衰嫌橘醋,病来肺渴觉茶香。有时闲酌无人伴,独自腾腾入醉乡。
-
朝送南去客,暮迎北来宾。孰云当大路,少遇心所亲。劳者念息肩,热者思濯身。何如愁独日,忽见平生人。平生已不浅,是日重殷勤。问从何处来,及此江亭春?江天春多阴,夜月隔重云。移樽树间饮,灯照花纷纷。一会不易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人生乐观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人生需要乐观态度的诗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诗句,乐观的诗句。乐观豁达的励志诗句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2、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
-
从诗题中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邀请朋友赴约的诗歌,诗人着力刻画他的书斋的清幽雅致,意在表达对杨补阙的盛情,期待他能如期来访,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对书斋周围景物的准确、细腻的描绘来实现的。 首联中“茅茨”为“茅屋”之意,在这里指的是诗人简朴的书
-
作者简介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徐州人。宋建隆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