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南唐)
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10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次年11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42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其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未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 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语句清丽,音韵和谐,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现存词44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38首。
入选教材作品
相见欢(语文出版社教材九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二册)
-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讨论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会议未能就朝鲜问题达成协议。关于印度支那问题法国与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分别签订了交战双方停止敌对行动的协议。 1953
-
淮水不绝涛澜高,盛德未泯生英髦。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朗诵长歌行,内容包括《长歌行》朗诵的古诗词,古诗《长歌行》朗诵的背景音乐可否推荐一个谢谢,经典诵读第一首巜长歌行》。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
-
【题 解】“买椟还珠”的故事源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买珠人买下了盛(chénɡ)放
-
〔题解〕 齐,一也。四宇之风,世之众理,皆混其俗,令为一道也,故曰“齐俗”。 〔要略〕 《齐俗》者,所以一群生之短修,同九夷之风气;通古今之论,贯万物之理,财制礼义之宜 ① ,擘画人事之终始者也 ②
-
归有光 项脊轩 (1) ,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 (2) ,雨泽下注 (3) ;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4) 。又北向 (5) ,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 (6
-
《燕歌行》是曹丕的一首名篇,发表于三国时期。这首诗通过描绘辽阔的北国风光,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向往。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战争的批判,诗人呼吁世人珍惜和平,追求幸福与安宁。这首诗风格庄严,雄浑激昂,字句精炼,意境深远。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重要文献。
-
秋林落叶已斑斑,秋日当庭尚掩关。扫榻昼眠听鸟语,可怜身世此时间。这首绝句文字很平淡,然而淡而有味。悲秋题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俯拾皆是
-
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
-
臣密言:臣以险衅 ① ,夙遭闵凶 ②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③ ;行年四 岁,舅夺母志 ④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 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