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仙吕·青哥儿》注释鉴赏
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②。妙舞清歌最是他③,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④下。
五月
榴花葵花争笑,先生醉读离骚⑤。卧看风檐燕垒巢⑥。忽听得江津戏兰桡⑦,船儿闹。
九月
前年维舟寒漱⑧,对篷窗丛菊花发。⑨陈迹犹存戏马台⑾。说道丹阳寄奴来⑾,愁无奈。
十二月
隆冬严寒时节,岁功来待将迁谢⑿。爱惜梅花积下雪⒀。分付与东君略添些,丰年也。
①四首:原有十二首,选录正月、五月、九月、十二月四首。
②“照星桥”句:地上元宵佳节的灯火与天上的银河交相辉映。星桥,实即星河,也就是银河。火树银花,形容式样繁多、光华灿烂的灯火。
③最是他:以他为最,数他最好。
④鳌山:装饰成海龟负山形状的巨型灯火。
⑤离骚:战国末期伟大诗人屈原的长篇抒情诗,也是他的主要代表作。
⑥风檐:即屋檐。
⑦江津戏兰桡:江边渡口人们正在赛龙船。桡(rao),桨。前面冠以“兰”字是形容桨的质地好。
⑧维舟寒濑(lai):把船停靠在秋天的江湾里。濑,本指激流,这里指水回旋处。
⑨篷窗:船篷上开的小窗。
⑩陈迹:古迹。戏马台:在今江苏铜川县南,东晋义熙年间刘裕(后来的宋武帝)曾在这里大会宾客,饮酒赋诗。
⑾“说道”二句:公元404年桓玄纂晋,刘裕由京口起兵计伐他。京口(今镇江市)与丹阳(今县名)紧邻,寄奴是刘裕的小名。全句大意是说,当年桓玄听说刘裕从京口一带起兵讨伐他,愁得不得了。
⑿岁功:指一年的时序,即四季的轮换。来:语助词,无义。迁谢:到了尽头。
⒀“爱惜”句:古人认为用梅花上的积雪烹茶,茶味最美,常常把它扫下贮存起来。
⒁“分付”句:祈求春之神再多下点瑞雪,那么明年一定有个丰收年。
-
此词借景抒情。上片写景。东塘杨柳,春波细流,红窗睡起,枝上鸣鸠,山压翠眉,鬓角生秋。下片抒情。时临玉管,或试琼瓯,醒时题恨,醉时便休。“明朝落花归鸿尽,细雨春寒闭小楼”既为全词添姿生色,又在有意无意之间微露惜春之意。通篇工丽精巧,委婉含
-
红粉佳人白玉杯。木兰船稳棹歌催。绿荷风里笑声来。细雨轻烟笼草树,斜桥曲水绕楼台。夕阳高处画屏开。
-
高人必爱竹,寄兴良有以。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众芳信妍媚,威凤难栖止。遂于鼙鼓间,移植东南美。封以梁国土,浇之浚泉水。得地色不移,凌空势方起。新青排故叶,馀纷笼疏理。犹复隔墙藩,何因出尘滓。兹辰去前
-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积累关于数字的诗句,内容包括拓展积累含有数字的诗,找一首与数字有关的古诗,古诗中有许多数字是需指的,如"白发三千丈",请写出带"三"字的。明代作家吴承恩有一首咏夜景的诗,意境十分开阔: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绵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宅,四海
-
佳兆联翩遇凤凰,雕文羽帐紫金床。桂花香处同高第,柿叶翻时独悼亡。乌鹊失栖长不定,鸳鸯何事自相将。京华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阳见夕阳。
-
国学名句“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出处和解释
【名句】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语出宋代梅尧臣《陶者》诗。陶者陶制屋瓦,用尽了自己门前的全部积土,可自己的房顶上还片瓦不挂;双手不沾泥的人,却住在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着的高楼大厦
-
山馆人已空,青萝换风雨。自从永明世,月向龙宫吐。凿井长幽泉,白云今如古。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口云七十余,能救诸有苦。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金色身坏灭,真如性无主。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谁取?
-
古文观止·捕蛇者说·钴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
-
〔原文〕 载驰载驱, 归唁卫侯。 驱马悠悠, 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 (齐跋作軷。) 我心则忧。 (驱、侯,侯部。悠、漕、忧,幽部。) 既不我嘉, 不能旋反。 视尔不臧, (韩尔作我。) 我思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