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曲·中秋月》苏轼词翻译赏析:暮云收尽溢清寒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团,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郎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其中。
明月团,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
作者: 宋生贵
-
酒渴思茶漫扣门,那知竹里是仙村。已闻龟策通神语,更看龙蛇落笔痕。色瘁形枯应笑屈,道存目击岂非温。归来独扫空斋卧,犹恐微言入梦魂。 作品赏析原题: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之居有神降于其室自称天人李全字德通善篆字
-
寒窗孤坐冻生瓶,尚把遗编照露萤。阁束九师新得妙,梦吞三画旧通灵。断弦挂壁知音丧,(师与契嵩深相知,时已逝矣。)挥尘空山乱石听。斋罢何须更临水,胸中自有洗心经。
-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作品赏析我国的旧诗中,虽则也间有相互问答之词,如诗经的“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经·齐风·鸡鸣》)以及《孔雀东南飞》中兰芝
-
作品:《史记》 简介《史记》,西汉司马迁撰。
-
【说明】 《通鉴》卷二百八十四至卷二百八十五,记述了阳城、滹沱之战。阳城之战与滹沱之战,是后晋与契丹交战中两次较有声势和影响的战役。 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 (沙陀族人),拜契丹主为父,出卖
-
古诗十九首 古诗是指萧统《文选》辑录的《古
-
元戏剧《马致远》鉴赏 《陈抟高卧》全名《西华
-
《不在逆顺,以义为断;不在憎爱,以道为贵.》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在逆顺,以义为断;不在憎爱,以道为贵。》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梁传》,重道立德类名
-
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不悟俗缘在,失身蹈危机。刑名非夙学,陷阱损积威。遂恐生死隔,永与云山违。今日复何日,芒鞋自轻飞。稽首两足尊,举头双涕挥。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愿从二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