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苏轼

《少年游》苏轼词翻译赏析: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笎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苏轼词作鉴赏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远润州时(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润之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此词是作者假托妻子杭思己之作,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情深。

上片写夫妻别离时间之久,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而未归。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的时间--“去年相送”;离别的地点--“余杭门外”;分别时的气候--“飞雪似杨花”.把分别的时间与地点说得如此之分明,说明夫妻间无时无刻不惦念。大雪纷飞本不是出门的日子,可是公务身,不得不送丈夫冒雪出发,这种凄凉气氛自然又加深了平日的思念。后三句与前三句对举,同样点明时间--“今年春尽”,气候--“杨花似雪”,可是去年送别的丈夫“犹不见还家”.原以为此次行役的时间不长,当春即可还家,可如今春天已尽,杨花飘絮,却不见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这一段引入了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杨花”、“杨花似雪”两句,比拟既工,语亦精巧,可谓推陈出新的绝妙好辞。

下片转写夜晚,着意刻画妻子对月思己的孤寂、惆怅。“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说的是寂寞中,本想仿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卷起帘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结尾三句是说,妻子人间孤寂地思念丈夫,恰似姮娥月宫孤寂地思念丈夫后羿一样。姮娥怜爱双栖燕子,把她的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那画梁上的燕巢,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羡慕双燕,而更思念远方的亲人。

词中将“姮娥”与作者之妻类比,以虚衬实,以虚证实,衬托妻子的孤寂无伴;又以对比衬托法,通过描写双燕相伴的画面,反衬出天上孤寂无伴的姮娥和梁下孤寂无伴的妻子思情之孤苦、凄冷。这一高超的艺术手法,与上片飞雪与杨花互喻的手法一道,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魂。
猜你喜欢
  • 《梅(其十)》

    [清]秋瑾 冰姿不怕雪霜侵,羞傍琼楼傍古岭。 标格原因独立好,肯教富贵负初心。 秋瑾的这一组咏梅诗共十首,作于一九○四年出国之前。这里选的第十首。主要赞美梅花耐寒、清高、不慕富贵的品格。 首句说,梅花

  • 吉人之善, 惟日不足; 凶人为不善, 亦惟日不足。

    名言: 吉人之善, 惟日不足; 凶人为不善, 亦惟日不足。 注释: 日: 整日。惟: 语气词。 句意: 吉人行善, 整日做还嫌不够; 凶人行恶, 也是整日做还嫌不够。 出处: 《尚书· 秦誓》中

  • 唐宋八大家《苏轼·教战守(策别安万民五)》散文名篇鉴赏

    苏轼的这篇议论文,全文始终置疑着“教战守”这个中心,援引史实,纵论古今,层次分明,巧设比喻,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语言流畅,读来朗朗上口,遣词造句每有新意;善用对比,且各具情态;排比句式形象有力,文章上下衔接自然。

  •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唐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注释】值:正逢。水如海势:江水如同海水的气势。聊:姑且

  • 杜甫《渔阳》全诗赏析

    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都节制。猛将飘然恐后时,本朝不入非高计。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作品赏析此当是宝应元年冬晚在梓州作。赵傁曰:公在梓州,闻雍王授钺,

  •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人须忠实》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人须忠实》经典解读 词人须忠实 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

  • 折桂令·春情原文及赏析

    原文: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译文我从出生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相思,才刚刚懂得什么是相思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李益早年曾漫游燕赵,对边塞生活有较深体验。因而边塞诗很有影响。据传这首诗刚一完成,就被谱入管弦,广为流传。这首诗写戍边将士思念故乡之情。 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座受降城,从诗中首句看,似

  • 苏轼《邓忠臣母周氏挽词》全诗鉴赏

    微生真草木,无处谢天力。慈颜如春风,不见桃李实。古今抱此恨,有志俯仰失。公子岂先知,战战常惜日。吾君日月照,委曲到肝膈。哀哉人子心,吾何爱一邑。家庭拜前后,粲然发笑色。岂比黄壤下,焚瘗千金璧。若人道德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描绘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

    【题解】 诗。唐代陈子昂作。幽州台,即蓟北楼,遗址在今北京市。此诗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全诗如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