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初春病起》苏轼词翻译赏析:东风有信无人见
苏轼
今年春浅侵年,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
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
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抓住“初春”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疏慵的心绪。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三句,写春寒犹重,而用腊侵、雪破表述,起笔便呈新奇。“东风”二句进一步刻画“今年春浅”的特色--不光春来得迟,而且即使“有信”也“无人见”,春天只“柳际花边”露了此“微意”.这既表现了今年初春的异常,同时也暗中透露了词人特有的乍觉乍喜的心情。此处“微意”和“柳际花边”启人联想,含蕴深细,极见个性。接下去“寒夜”三句,直抒感受和喜悦心情:初春时节,纵然夜寒且长,但已是大地春回,“孤衾易暧”了,就连那报时钟鼓,也觉其音韵“清圆”悦耳。至此,初春乍觉而兴奋之情,极有层次、极细腻地刻画了出来。
下片前二句写初春晨景,仍贴合着“病起”的特殊景况,只写楼阁中所见所感,“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景象虽不阔大,但色调明丽,充满生机,清新可喜。这既是初春晨景的真实描绘,又符合作者独特的环境和心理感受。以下二句又由眼前景而说到游人郊苑寻芳,进而联想到“小桃杏应已争先”.“争先”即先于其他花卉而开放,此处只说推想,未有实见,还是紧扣“初春病起”的独特情景落笔,写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这四句与上片前四句写法上有所不同,上片前四句叙事兼写景,景是出以虚笔;下片四句写景兼叙事,景则有实有虚。这样不但避免了重复呆板,同时也符合词人病起遣兴的逻辑。上片写日出之前初醒时的感受和心情,故多臆想之辞,病起逢春,自然兴奋愉悦;下片写日出之后,见到明丽的晨景,故以实笔描画,这既合乎情理,又为下文蓄势。词人由眼前景,自然会联想到寻芳之趣,联想到楼阁之外明媚春光之喜人,因而理应也“作寻芳计”.
最后三句“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陡然逆转,与前景前情大异其趣。这曲折的波澜,实际上却仍是紧扣“病起”二字。因为尽管春回大地,而病体方起,毕竟少欢乐之趣。“疏慵”对“少悰”,“爱眠”应“衰病”,“日高眠”合“寻芳计”,这样上文逢春情绪到此处一跌。这种心理上的变化,正是“病起”者特有的,对此,此词表现得刻细腻,真切动人。
这首词极普通、极寻常的生活感受中,写出了作者的个性、襟怀和心绪,堪称随境兴怀、因题而着、景无不真、情无不诚的佳作。
-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名言: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注释: 寡: 少。不役于物: 不为他人役使、支配。直道而行: 依正道行事。谨身节用: 约束自己, 节约用度。远罪: 避免犯罪
-
佳人失手镜初分,何日团圆再会君?今朝万里秋风起,山北山南一片云。
-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概述南阳佳丽之地、巍峨武阙山的雄伟壮阔之景。 “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描绘一幅汉光武帝所管辖的市井繁荣,万商云集,皇亲国戚、王侯将相多居住于此,以突显出南阳商业发达、壮阔富饶。
-
鹦鹉洲横汉阳渡。水引寒烟没江树。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其中字数无多少。只是相思秋复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适合挂饭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餐厅挂什么吉祥欢快的古诗词好,餐馆里面一般挂着什么样的名言或古诗诗句,饭店房间挂什么诗词好。适合餐厅的挂画风水旺运生财九鱼图九”有长久之意。“鱼”为万事如意。九条可爱的鱼在水中嬉闹,寓决吉祥如意 。风水学中有红色的鱼可以旺运之说
-
题解 这首诗是《游仙诗》十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借想象中鬼谷子清高绝俗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出世隐逸的赞美和歌颂。 原文 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 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 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
-
【4621】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美〕吴军著,中信出版社,23 2万字,2016年8月第1次印刷,68元)△7章:①数据:人类
-
山水是美妙的俦侣,而街市是最亲切的。它和我们平素十二分稔熟,自从别后,竟毫不踌躇,蓦然闯进忆之域了。我们追念某地时,山水的清音,其浮涌于灵府间的数和度量每不敌城市的喧哗,我们太半是俗骨哩!(至少我是这
-
这首诗也是为悼念亡妾朱满娘而作。这首诗虽只有二十个字,却包容了极丰富的思想情感,故清人严长明评曰“可谓情深。”
-
【原题】:再游岳麓示法光其邻道林人言陶士衡旧居也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