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苏轼

苏轼《廉泉》全诗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水性故自清,不清或挠之。
君看此廉泉,五色烂摩尼。
廉者为我廉,我以此名为。
有廉则有贪,有慧则有痴。
谁为柳宗元,孰是吴隐之。
渔父足岂洁,许由耳何淄。
纷然立名字,此水了不知。
毁誉有时尽,不知无尽时。
朅来廉泉上,捋须看鬓眉。
好在水中人,到处相娱嬉。
猜你喜欢
  • 吴曦《鱼丸》

    一粒小球砸在头上,跳了几下后滚到他的脚边。他知道这不是铁球,不沉不硬,没有疼的感觉。也不是乒乓球,不飘。也没有咯咯脆响,而是闷闷的

  • 《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赏析》

    这首词风格俊丽,是作者的得意之作。原题为“春词”。   开头两句“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写暮春时节,好风吹,细雨润,满城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杨柳的青烟绿雾之中。正是“绿暗红稀”,春天快要悄然归去了。次三句:“恋树湿

  • (鲁迅)《女吊》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鲁迅女吊》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鲁迅 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这对于我们绍兴人很有光彩,我也很喜欢听到,或引用这两句话。但其实,是并不的确的,这地方

  • 典故“头颅行万里 ”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注引 《典略》曰: (袁) 尚为人有勇力,欲夺取 (公孙) 康众,与 (袁) 熙谋曰:今到,康必相见,欲与兄手击之,有辽东犹可以自广也。康亦心计曰:今不取熙、尚,无以为说

  • (宋)张耒《少年游·含羞倚醉不成歌》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宋)张耒 少年游含羞倚醉不成歌 含羞倚醉不成歌,纤手掩香罗。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 张耒,字文潜。据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七

  • 《湖陵与刘生别》

    [宋]陈师道 触寒历险来特特,愧无以当欣有得。 向来忧患不相舍,知子用心坚铁石。 人畏有心事无难,此语虽鄙理则然。 君今意在翰墨间,他日人争让一先。 这是诗人在湖陵(今山东鱼台县东南)写给一位姓刘的青

  • 孟浩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全诗赏析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 《先秦散文·庄子·达生(节选)》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庄子·达生(节选)》原文鉴赏 仲尼

  •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是关于描写“场景记叙·别亲送友·言谈表意”类的诗句。 高高的树荫遮隐

  • 《如梦令·一饷凝情无语赏析》

    “一饷疑情无语”,显然不是终日无语、整日销凝而是忽然间因触景生情而产生的惆怅。从次句看,很可能是因攀折梅花所致。这情形有类于《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从忆梅到折梅,引起对远人的怀思有一个从无意到有意的过程。折梅与怀人有关,所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