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陶下潠田舍获》全诗鉴赏
劳辱何时休,宴安不可怀。
天公岂相喜,雨霁与意谐。
黄菘养土膏,老楮生树鸡。
未忍便烹煮,绕观日百回。
跨海得远信,冰盘鸣玉哀。
茵蔯点脍缕,照坐如花开。
一与蜑叟醉,苍颜两摧颓。
齿根日浮动,自与粱肉乖。
食菜岂不足,呼儿拆鸡栖。
-
【3672】光荣历程:全国党建研究会25年资料选编(全国党建研究会秘书处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4 5万字,2018年5月第1版,42元)△共7个部分
-
远闻房太守,归葬陆浑山。一德兴王后,孤魂久客间。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他日嘉陵涕,仍沾楚水还。丹旐飞飞日,初传发阆州。风尘终不解,江汉忽同流。剑动新身匣,书归故国楼。尽哀知有处,为客恐长休。 作品赏
-
陈映真 在十二月里,这真是个好天气。特别在出殡的日子,太阳那么绚灿地普照着,使丧家的人们也蒙上一层隐秘的喜气了。有一支中音的萨土风在轻轻地吹奏着很东洋风的“荒城之月”。它听来感伤,但也和这天气一样地,
-
【4084】六祖坛经(徐文明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4万字,2018年5月第1版,45元)△十部分:[1]悟法传衣第一;[2]释功德净土第二;[3]定慧
-
有道君匡国。无闷(一作机)余在林。白云峨眉(一作岷峨)上。岁晚来相寻。
-
原文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
-
程颢《秋月》是南宋程颢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秋夜的月亮。下面对《秋月》进行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注释:
1. 归鸟:天倾向黑暗的时候鹤、鸥、逆翔鸟等都会飞回巢穴,因此称为归鸟。
2. 似花非花:形容月光明亮,似花朵一样。
3. 如把剪,如紧盖:月亮形状圆满如剪和盖子。
4. 忽忽:形容月亮明亮且闪烁的样子。
-
郑南伏毒寺,潇洒到江心。石影衔珠阁,泉声带玉琴。风杉曾曙倚,云峤忆春临。万里沧浪外,龙蛇只自深。 作品赏析梁氏编在大历元年。【朱注】旧《忆郑南砒》。玭,浦眠切,珠名。【吴若注】玭,疑作玼,音砒,玉
-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达成的“双十协定”,曾给渴望和平的中国人民带来一线希望。但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使这一希望很快破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国民党统治区的各界进步人士,越来越看清了国民党
-
开首两句点题。上句设问,下句作答,这比直说青山被浮云所遮盖,更耐人寻味。而且,由于用了拟人手法,还大大密切了物我关系,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词人那种翘首凝望、喃喃自语的情态。起句用典,《庄子·大宗师》云:“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