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秋月》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 宋诗精品
程颢秋月是南宋程颢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秋夜的月亮。下面对秋月进行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注释:
1. 归鸟:天倾向黑暗的时候鹤、鸥、逆翔鸟等都会飞回巢穴,因此称为归鸟。
2. 似花非花:形容月光明亮,似花朵一样。
3. 如把剪,如紧盖:月亮形状圆满如剪和盖子。
4. 忽忽:形容月亮明亮且闪烁的样子。
翻译:
归鸟还未飞回巢穴,秋夜的月亮如花朵般明亮。月亮的形状圆满如剪和盖子,散发着明亮闪烁的光芒。
鉴赏:
秋月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明亮月光。作者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月亮的形状相结合,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整首诗情感简约明快,富含着浓厚的艺术魅力。
点评:
程颢的秋月通过简洁而美妙的描写,刻画出秋夜的明亮月光。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月亮的形状和光芒。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的表达能力。
程颢秋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①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②
【注释】 ①空水:指天空与山水。澄鲜:清澈明净。②红尘:喻繁华的尘世。三十里:虚指,形容相隔遥远。
【译文】 清澈的溪水越过青峰,飞流直泻千尺;夜空明净,山水清丽,共染皎洁秋色。如此佳境,只因远远地隔断了繁华尘世;真欣羡那白云与红叶,蒙上月色益发悠然自得。
【集评】 清·王相:“此极言秋色之澄清也。”(千家诗评注)今·倪其心、许逸民:“诗人把秋月想象为一位菩萨般的仁者,胸怀博大,情操仁爱,在夜空中轻轻地广洒光辉,洗净尘杂,消散俗氛,使优美的天地山水变得澄鲜,各得自在。实质上,这诗的构思和主旨,跟春日偶成一样,抒写他的理学旨趣,表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主观感受。”(宋人绝句选第79页)
【总案】 诗人眼里所见,尽是清澈明净之景:清溪、碧山、晴空、澄泉、白云、红叶,在皎洁的秋月映照下,已异常的洁净高远,但还要说“隔断红尘三十里”,极言眼前佳境的一尘不染。于是,诗人想象在此景中的“白云”与“红叶”,因此是如何地悠悠自得,以为自己是如何远离尘俗,以至无比圣洁、高尚而一尘不染。说“白云”与“红叶”“两悠悠”,是移情于景,以物喻己,实是诗人自己为此秋色所陶醉而产生的一瞬间悠然自得、忘却尘世的意念的自然流露。诗题为“秋月”,诗中并无一字点出秋月,却令人如见满纸月光。表现手法极妙。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七律当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被排挤
-
朝游访名山,山远在空翠。②氛氲亘百里,日入行始至。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③杖策寻故人,解鞍暂停骑。石门殊豁险,篁迳转森邃。④法侣欣相逢,清谈晓不寐。平生慕真隐,累日探灵异。⑤野老朝入田,山僧暮归寺。
-
更宜每事韬晦,惧轻言之失为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更宜每事韬晦,惧轻言之失为妙。》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明朝放我东归去,後夜相思月满船。 作品赏析【注释】①作期同上,调离豫章时作。豫章:今江西南昌市。
-
客难 ① 东方朔曰: “苏秦、张仪壹当万乘之主 ② ,而身都 ③ 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 ④ 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⑤
-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1)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 (2) ,世人甚爱牡丹 (3)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 ,濯清涟而不妖 (5)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6
-
沙漠胡尘起,关山烽燧惊。 皇威奋武略,上将总神兵。 高台朔风驶,绝野寒云生。 匈奴定远近,壮士欲横行。 这是一首早期的边塞诗。诗人裴让之先后在西魏、北齐做官,尚武的风气、战争的环境使诗人笔底充满生活的
-
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
简兮 作者: 甄继祥赵维新 【本书体例】
-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 ① ,贫贱不能移 ② ,威武不能屈 ③ ,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二) 注释 ①淫:浸淫,动荡人心。②移:移志,变节。③屈:弯曲,屈服。 【译文】 孟子说:“富贵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