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全诗鉴赏
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绳桥看伏龙。
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钟。
子云三世惟身在,为向西南说病容。
-
别驾来时,灯火荧煌无数。向青琐、隙中偷覰。元来便是,共采鸾仙侣。方见了,管须低声说与。百子流苏,千枝宝炬。人间有、洞房烟雾。春来何事,故抛人别处。坐望断,楼中远山归路。
-
欲伴骚人赋百篇,归心要及菊花前。明朝知覆谁家瓿,犹有桓谭道必传。
-
《减字木兰花》 年代:宋作者:柳永 花心柳眼。郎似游丝常惹绊。慵困谁怜。绣线金针不喜穿。 深房密宴。争向好天多聚散。绿锁窗前。几日春愁废管弦。
-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
同声歌张衡【原文】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1]。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2]。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3]。思为苑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纪念碑·《靖远刘家寺张氏始祖纪念碑》(高财庭)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纪念碑·《靖远刘家寺张氏始祖纪念碑》(高财庭)
-
《志大则才大,事业大。》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国学名句“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出处和解释
【名句】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语出宋代胡瑗《松滋县学记》。使天下达到太平的在于人才,成就天下人才的在于教育感化。两句话说明教育对于培养和造就人才、实现国家太平的重要性。
-
【原题】:史清翁次前韵觅酒以金川玉友一枕瓶西安酒一斗送之次韵
-
宋·沈括李学士世衡喜藏书2,有一晋人墨迹,在其子绪处。长安石从事尝从李君借去3,窃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