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沁园春 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
此心无有新冤。况抱瓮年来自灌园。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
作品赏析
【注释】①作期同上。戊申岁:即淳熙十五年。“奏邸(dǐ底)”句:传抄奏章的官邸忽然平空生出我因病辞官的消息。按:稼轩于淳熙八年(1181)冬被劾罢官,自此闲居上饶已有七年,忽有“以病挂冠”之谣传,真令人啼笑皆非,愤慨不已。因有此作,以明视听。 此词内涵较为复杂:即激愤于邸报之不实,又自甘田园终老;既“频悲往事”,又“殷勤对佛”;既愤世嫉俗,又忧谗畏讥;既否定功名,又高唱人生如梦,寻求宁静淡泊的理想之境。梁启超稼轩年谱:“先生落职,本缘被劾,而邸报误为引疾。词中‘笑尽儿女怨恩’、‘此心无有亲冤’,谓胸中绝无芥蒂,被劾与引退原可视同一律也。‘白头能几,定应独往’,‘衣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言早当勇退,不必待劾也。‘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言邸奏竟为我延长若干年做官生涯,然所差能几,不足较也。‘抱瓮年来自灌园’,‘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此明是罢斥后情状,若犹在官,安得有此语。‘却怕青山,也妨贤路’,极言忧谗畏讥,恐虽山居犹不免物议也。‘山友重来招魂’,言本已罢官,邸奏又为我再罢一次,山友不妨再赋招隐也。”
②“老子”三句:言自己平生不以儿女恩怨为怀。意谓不计较是被劾家居,抑或引疾辞退。
③“况白头”四句:况且年事已高,理应归隐;荣华富贵,未必长存。能几:能活几天。独往:独自归去,指退隐。庄子·有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青云得意:指仕途青云直上。按:“青云”两句实作反语。
④“抖擞”三句:寻视官服,完好无损,理当急流勇退,及时挂冠归去。南史·陶弘景传说,陶弘景善于琴棋书法,未成年时,就被引荐为诸王侍读。他虽身居显贵,却长期闭门杜客。后来挂官服于神武门上,上表辞官离去。怜:爱怜。渠:他,指官服。无恙:指官服完好无损。
⑤“都如梦”三句:一切如梦,争什么长短,论什么朝晚。意谓纵然奏邸给自己“延官”七年,又有什么意思。争几许:争得多少。鸡晓钟昏:喻一早一晚。
⑥“此心”两句:我心境清澈,一无亲怨之别,何况已经隐居多年。无有亲冤:五灯会元:“佛教慈悲,亲怨平等。”抱瓮灌园:指田园生活。庄子·天地篇说,子贡过汉阴,见一老人在菜园里“抱瓮而出灌”,用力不少而功效不大。瓮:瓦盆、瓦灌。
⑦“但凄凉”四句:罢官归田以后,有时频怀往事,顾影凄凉;有时则殷勤向佛,探索遭祸的原因。频:频繁,屡屡。前因:佛家语。佛家以为凡是后果,必有前因。这种因果报应,虽经几代,循回不差。
⑧“却怕”三句:言虽已归隐,不想似乎依然有碍他人。看来很难超然饮酒自乐。青山:喻自己的隐居生活。贤路:指朝中“贤人”的升官之路。休斗尊前见在身:牛僧儒赠刘梦得诗:“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尊前见在身。”此反用其意,言别人不让他如此快活。斗:这里有“受用”之意。见:同“现”。
⑨“山中友”三句:既然邸报如此,只好劳请归隐友人再次高吟楚辞,为我重新招魂。楚些:即指楚辞。招魂:楚辞有招魂,此借喻招归田园。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与古诗有什么区别,内容包括古诗与古诗词有什么不同,古诗与古诗词的区别,古诗和古诗词的区别。古诗一般情况下指唐朝宋初的文学,古诗词则泛泛地概括这两个朝代的文学名称 诗与词是不一样的,是有很大区别的 诗: 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
-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作品赏析天平山①上白云泉②?云自无心水自闲①天平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②白云泉:天平山山腰的清泉。《白云泉》是一首七言绝句
-
念远坐西阁,华池涵月凉。书回秋欲尽,酒醒夜初长。露白莲衣浅,风清蕙带香。前年此佳景,兰棹醉横塘。
-
《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心情。首句“国破山河在”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草木的热爱,以及物是人非之感。接下来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整首诗通过触景生情的手法,将忧国忧民的情感与春天景色相融合,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这
-
深井桐乌起,尚复牵清水。未盥邵陵瓜,瓶中弄长翠。新成安乐宫,宫如凤凰翅。歌回蜡板鸣,左悺提壶使。绿蘩悲水曲,茱萸别秋子。 作品赏析深井:一作漆井。邵陵瓜:当作东陵瓜。----------------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唐诗宋词名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是关于描写“人物摹写·人
-
李渔 李渔是继冯梦龙、凌濛初之后影响最大,也是最富创作个性的拟话本小说家。 《十二楼》是李渔《无声戏》 (《连城璧》)以外的又一本小说集。又名《觉世名言》、《觉世名言十二楼》。李渔的朋友黄冈人杜濬(1
-
共游我们坐在山地的面包车上,开车的是个女的,就这我们也前仰后合的,淮河流域的丘陵有时也有一些山的品性与个性。我回头看她和他,四只手
-
余杭门外叶飞秋,尚记居人挽去舟。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凄凉楚些缘吾发,邂逅秦淮为子留。寄谢西湖旧风月,故应时许梦中游。
-
从楚辞《渔父》开始,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往往都是隐士的化身,这首词也不例外。吴镇性情孤峭,中年一度杜门隐居,《渔父》词所表现的正是一种隐逸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