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admin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4-04-28 阅读:0

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心情。首句“国破山河在”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草木的热爱,以及物是人非之感。接下来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整首诗通过触景生情的手法,将忧国忧民的情感与春天景色相融合,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这首诗堪称脍炙人口的名篇,抒发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

【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处】唐·杜甫春望。

【译注1】感伤时事,看到花开时泪水 溅到花上;怨恨离别,听到鸟叫也使我 心惊不安。感时花溅泪:这两句有人认 为是拟人写法,即花儿伤时,洒下眼泪; 鸟儿恨别,心惊鸣飞。

【译注2】

写安史之乱时感时伤别的思想感情。意谓因感伤时事,面对盛开的花朵也流涕兴悲;回忆离乱中与家人隔绝时的情景,听到鸟声和鸣,反而更感孤身在外的愁恨。以丽景衬哀情,其哀倍增。含蓄深沉,真挚动人。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因感伤时 事或生离死别而悲伤。

[例]“感时花溅 泪,恨别鸟惊心。”当一个星期后,我离 开西安时,我的心头仍然十分依恋七贤 庄一号的灯光。(徐子芳七贤庄一号 的灯光)

二、用以形容移情现象,即人 在伤心悲哀的时候,会移情于物,觉得 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令人悲愁或与人同 悲。

[例1]人在悲哀的时候,伤人堕泪, 感到心灰意冷,悲观绝望,看世界的一 切都是死灰色,真是“感时花溅泪,恨别 鸟惊心”。(李镜流、李树珍生活中的 心理学)

[例2]只在世界上有了人—— 万物之灵的人,才会拿自己的感情,赋 予在无情的万物身上! 什么“感时花溅 泪,恨别鸟惊心”这种句子,古今中外, 不知有千千万万。(冰心病榻呓语)

【全诗】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①国破:指长安沦陷。古人称京都为国。山河在:大自然的山河依旧存在。

②此句意谓春天的城市,草木长得很茂盛。暗示居民多已逃亡,人烟稀少,故杂草丛生。

③此句意谓诗人感伤时局危殆而溅泪,觉得花上的露水也是为时局溅泪。时:时局。

④此句意谓诗人愁恨与家人隔绝,觉得鸟儿也为恨别而心惊。

⑤烽火:指战争,古代边防军发现敌人进犯即燃起烟火向京城报警,称烽火。三月,指时间很久。

⑥家书:亲人的消息。其时杜甫家属在鄜州,不通音信。抵万金:值万金。极言其难得可贵。⑦二句意谓白发越搔越少,简直不能插簪子了。短:少。浑欲:简直要。胜(sheng):经受。簪(zan):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

【鉴赏导示】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抒发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心情。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杜甫在长安,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中即景生情,抒写了忧时伤乱的感慨。

【鉴赏】

我们仔细地咀嚼起首两句,它表达出诗人对祖国山河草木的热爱。长安沦陷了,满眼山河依旧,而人事全非。正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可因为战乱,荒城草木丛生,一片凄凉。一个“深”字点明了草木的茂密,也倾吐出自己的深情;一个“在”字,表明了物是人非之感,也肯定地说出对祖国的信念与自己的凛然正气。

三、四句承接着“国破”“城春”而来。长安沦陷了,美好的景物反而结成了深愁的种子。感念时世无常,悲恨离别,而对花溅泪,听鸟惊心。

五、六句诗人将意思更加深入了一层,既描写了国事,又写到了家愁。春来三个月,一直烽火相连;一封家信,真抵得万两黄金!这样的国难家愁,搅得人心都要碎了。

诗的最后,写出了自己因焦虑忧愁而未老先衰的形象: 一头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连发簪都戴不上去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料峭的春风中,诗人登高望远,只觉得两鬓的丝发垂垂的,萧疏的,看到人事全非,诗人喃喃自语:“长安沦陷了……”

杜诗的风格,多种多样。但最具有特征性,为杜甫所自道且为历来所公认的风格是 “沉郁顿挫”,这首诗就体现了这一风格。

【鉴赏要点】

[1]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3]风格沉郁顿挫。

猜你喜欢
  • 屈原·山鬼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屈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

  • 苏轼《临江仙 辛未离杭至润,别张弼秉道》全诗鉴赏

    我劝髯张归去好,从来自己忘情。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俎豆庚桑真过矣,凭君说与南荣。愿闻吴越报丰登。君王如有问,结袜赖王生。

  •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爱国词人辛弃疾,一向抱有重农思想,他十分提倡农业,以致将自己的号及书斋均取名为“

  • 杨袭《腊子口的风》

    从涧上的碉堡里向外张望看到1935年9月16夜晚虚张的狂风夜很黑,峭壁如刃山那边,星点如豆坚硬的萤火一个高大的身影一群高大的身影一群群高

  • 苏轼《再次韵答完夫穆父(二公自言,先世同在西掖》全诗鉴赏

    掖垣老吏识郎君,并辔天街两绝尘。汗血固应生有种,夜光那复困无因。岂知西省深严地,也著东坡病瘦身。免使谪仙明月下,狂歌对影只三人。 作品赏析原题:再次韵答完夫穆父(二公自言,先世同在西掖。)

  • 苏轼《鼠须笔》全诗鉴赏

    太仓失陈红,狡穴得余腐。既兴丞相叹,又发廷尉怒。磔肉饲饥猫,分髯杂霜兔。插架刀槊健,落纸龙蛇骛。物理未易诘,时来即所遇。穿墉何卑微,托此得佳誉。

  • 国学名句“处内以睦,处外以义;检身以正,交际以诚”出处和解释

    【名句】处内以睦,处外以义;检身以正,交际以诚 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对家里人要和睦相处,对外人要义气相处;约束自己要以正直,与人交往要诚心实意。四句话讲的是为人之道。

  • 辛弃疾《念奴娇》全诗鉴赏

    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尤物。收拾瑶池倾国艳,来向朱栏一壁。透户龙香,隔帘莺语,料得肌如血。月妖真态,是谁教避人杰。酒罢归对寒窗,相留昨夜,应是梅花发。赋了高唐犹想像,不管孤灯明灭。半面难期,多情易感

  • 甄嬛传古诗词英文翻译(用英语翻译:甄嬛传的火热,已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当时所掀起)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甄嬛传古诗词英文翻译,内容包括求英文翻译:大家过来翻译下《甄嬛传》: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5.3英语版中《甄嬛传》的翻译,后宫甄嬛传用英语怎么翻后宫甄嬛传用英语怎么翻译。甄嬛传的火热,已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当时所掀起的甄嬛体,也是红极一时,以至于被引入美国日本等国际市场,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明显,

  • 苏轼《木兰花令 次马中玉韵》全诗鉴赏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