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霜天晓角 赤壁》全诗鉴赏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作品赏析
【注释】①赤壁:赤壁有二,均在湖北境内。一在今嘉鱼县东北江滨,有赤矶山,为当年孙、刘联军大破曹兵之地。一在今黄冈县,临江有赤鼻矶。当年苏轼贬黄州曾游赤壁,因地名相同起兴,写下著名的怀古词赋。辛词所指,当是苏轼笔下的黄州赤壁。按:稼轩曾二官湖北,并于江西、湖北两处调任频繁。所以,此词可能写于淳熙四年至六年(1177———1179)间。 赤壁怀古词。因赤壁而怀苏轼,因苏轼遭贬而叹人生不平,因苏轼怀古词赋而生千古兴亡之感。与坡公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相比,稼轩更多执着现实,耿耿国忧。故其结处有长啸泣歌之举、天狭地窄难纳愤懑之悲。东坡词清雄超旷,稼轩词沉郁悲壮,此正苏辛之异。
②“雪堂”两句:言苏轼未借文章之力而青云直上,反因诗文致祸贬谪黄州。按:苏轼以“乌台诗案”(指其写诗攻击新法)贬黄州团练副使。雪堂:苏轼筑室于黄州东坡,取名“雪堂”。
③“赋写”三句:言苏轼当年在此写下感叹曹、刘兴亡的诗篇,而今千古历史遗迹已无踪影。按:苏轼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前赤壁赋感叹三国兴亡。曹、刘:指曹操和刘备。泯(mīn敏):消灭。
④“望中”两句:一眼望去,但见岸石皆赤,赤鼻矶直插白浪翻滚的江心。
⑤“半夜”三句:半夜一声长啸,天地为之生悲、变窄。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
诗题“古意”,与“拟古”、“效古”相似,多咏前代故事,以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古意诗,所咏地点、人物似与作者所在的南朝无涉,但却采用了以古喻今的手法,反映了南朝的一些现实。 起句“挟瑟丛台下”,是说一位女子带着叫做瑟的乐器来到丛台
-
故人荆河掾,尚有柏台威。移职自樊沔,芳声闻帝畿。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松菊无君赏,乡园懒欲归。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品赏析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径:小路。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5.坐
-
夔 ① 怜蚿 ② , 蚿怜蛇, 蛇怜风, 风怜目, 目怜心。夔谓蚿曰: “吾以一足趻踔 ③ 而行, 予无如矣, 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蚿曰:“不然。子不见夫唾者呼?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
-
故乡义乌没有纵横的水网,除横贯县城的义乌江外,少有奔腾的江河。可在那苍翠的丘陵之间,却“棋布”一口口沉静的水塘。这些水域清澈澄明,
-
杜牧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间。 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 似火一般的杜鹃花映红了小山。它的花瓣有繁有简、既多且艳。摘下一朵插在佳人玉钗之上,只怕有人担心要烧坏那乌黑的云鬟。这是著名诗人
-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作品赏析【注释】:万里王程①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①王程:奉王命登
-
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 [4] ,博,争道 [5] ,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 [6] ,杀之 [7] 。于是遣其丧归葬 [8] 。至吴,吴王愠曰 [9] :“天下同宗 [10] ,死长安即
-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名句赏析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
-
《惜予不及见 杨士奇 陈孟洁 刘伯川》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杨士奇年十四五时,与陈孟洁谒伯川村中,二子皆故人子,留款特厚。一日雪霁酒酣,伯川命各赋诗言志。孟洁赋云:“十年勤苦事鸡窗,有志青云白玉堂。会待春风杨柳陌,红楼争看绿衣郎。”士奇赋即景一首云:“飞雪初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