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鹧鸪天 三山道中》全诗鉴赏
新剑戟,旧风波。天生予懒奈予何。此身已觉浑无事,却教儿童莫恁麽。
作品赏析
【注释】①作于绍熙四年(1193)春,稼轩奉诏赴京途中。 词写再度出仕后的苦闷心境。一起“山中诗酒”与“官府笙歌”并举,但扬前抑后之意甚明,故三四句有“闲愁”、“白发”之叹。尤其念及此番奉诏进京,也许又要经历一场新的宦海风波,心境更是抑郁,然此中隐情,又不便与儿辈明说。言不由衷,言传而不能身教,此情此境,真个“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②“抛却”两句:怨己不该离山出仕。窠(kē颗):这里指隐居之处。
③“闲愁”两句:闲愁天大,以致白发倍增。做弄:玩弄、戏弄。白发栽埋:谓白发全由自己一一栽埋。稼轩水调歌头词结句云:“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语义与此相同。日许多:日益增多。
④“新剑戟”三句:天性疏懒,不愿参与无聊庸俗的官场斗争。剑戟:古时的两种武器,此喻官场斗争。“天生”句:论语·述而:“天生德于予,桓魋(人名)其如予何?”辛词套用此句式,并改字易意。
⑤“此身”两句:此生已然不拟再有作为,但不能教儿辈如此去做。儿童:指自己的儿辈。恁么:如此这般。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
现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学说,十九世纪后半期开始流行于西方各国。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柏格森*。柏格森把生命现象神秘化,强调“生命冲动”
-
(宋)杨万里 鸿沟只道万夫雄,云梦何消武士功①。 九死不分天下鼎,一生还负室前钟②。 古来大雁愁无益,此后禽空悔作弓③。 兵火荒余非旧庙,三间破屋两株松。 【题解】 关于韩信的是非功过,古人多有讨论,
-
空半簇楼台,红尘安在哉。山分江色破,潮带海声来。烟景诸邻断,天光四望开。疑师得仙去,白日上蓬莱。
-
高适《封丘县》 高适 我本渔樵孟渚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
-
宋词典故·云君 【出典】 《楚辞》战国楚·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东汉·王逸注:“云中,云神所居也。言云神往来急疾。”《汉书》卷二五上《郊
-
【出典】 《楚辞》战国楚·屈原《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东汉·王逸注:“《山海经》言‘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 【释义】 羽人丘即丹丘,是神话传说中仙
-
《词林正韵》 彼时携手修同箸,眷念东风雨。 情由往昔,夙心无悔,衷负相遇。 院落梨花吹所絮,小靥我思慕。 恨少年、一目伶仃,拭泪寄藏春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荷花莲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莲花的古诗词,关于莲花和荷花的诗句,写荷花的诗句古诗大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翻译: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悯农古诗词朗诵背景图,内容包括古诗《悯农》的配图,悯农古诗怎样配上图片,元旦节小孩子要朗诵古诗,悯农需要背景音乐想知道有没有哪位给推。李绅《悯农》一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释】 1.悯:怜悯。
-
侠客行李白【原文】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1]。银鞍照白马,飒沓[2]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3]。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