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闻科诏勉诸子》全诗鉴赏
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
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
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
-
《诸子平议》 清俞樾撰。作者前已有《群经平议》35卷。该书体例即仿照《群经平议》。共35卷。其中《管子》6卷,《晏子春秋》1卷,《老子》1卷,《墨子》3卷,《荀子》4卷,《列子》1卷,《庄子》3卷,《
-
这是一首秋夜不眠夜行的小词。 起句“不寐倦长更”中“不寐”二字异常醒目,耐人寻床,是全词的根。“倦”字借“不寐”自然生发出来,揭示出因无眠而生倦怠的逻辑关系,可以想见词人心绪的烦闷了。第二句又从时序上因承上句,貌似平谈,却是承上启下
-
老逼教垂白,官科遣着绯。形骸虽有累,方寸却无机。遇酒多先醉,逢山爱晚归。沙鸥不知我,犹被隼旟飞。
-
这首词题记为“暮春别李公择”,李公择是东坡老友,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这是一首送别词。“簌簌无风花自堕”,写暮春花谢,点送公择的时节。暮春落花是古诗词常写之景,但东坡却又翻出新意:花落声籁籁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地,
-
原文: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译文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
-
【注释】 选自《孟子·万章上》。 害:妨碍。 逆:揣测,求。 志:诗人之志,即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赏析】 孟子在本文中,提出了对诗歌作品进行评论、鉴赏的方法。他说: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
-
胡学文的小说多写实而少抽象,多叙述而少描写,沉静、冷峻、孤绝,恰如寒冬决绝地挺立在广漠、苦寒的坝上草原上的一棵孤树。然而,当走近这
-
吴融《子规》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这首诗借咏子规来抒发自己的旅思乡愁。诗歌从子
-
梁苑秋竹古时烟,城外风悲欲暮天。万乘旌旗何处在,平台宾客有谁怜。
-
罩向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不须一向随人语,须信人心有是非。这是一首用寓言手法写的劝戒诗。头两句称赞笼中鹦鹉羽毛丰满、仪态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