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辛弃疾

辛弃疾《鹧鸪天 代人赋》全诗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作品赏析

【注释】:
  ①名为代人赋词,实是自我抒怀。  田野初春之景,清新疏淡,更着蓬勃生机,尤以结韵著称。城中桃李色艳香浓,但愁风畏雨,转眼却逝。溪头荠菜朴实无华,但不畏风雨,顽强茁壮。两相对比,可见词人脱俗不凡的美学情趣。进而托意:官场名利虽如桃李荣华一时,但毕竟风雨无准,难以久远;怎及清淡田园,绿水长流,田边溪头,春意常在。
  ②“陌上”两句:田埂上桑树冒出嫩芽,东邻家幼蚕开始孵化。柔桑:细柔的桑枝。生些:指蚕种已有小部分孵化成幼蚕。
  ③“平冈”两句:平冈上嫩草鲜美,牛犊撒欢鸣叫;斜阳下疏林犹寒,归鸦飞来栖巢。暮鸦:黄昏中的归鸦。
  ④“山远近”三句:山有远近,路见横斜,青旗飘处自有卖酒人家。青旗:即酒招,也称青帘,是卖酒的标志。
  ⑤荠菜:一种野菜。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这首写农村风光的词 ,看上去好象是随意下笔,但细细体会,便感觉情味盎然,意蕴深厚。上阕头二句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时,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似乎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第三句“平岗细草鸣黄犊 ”“平岗细草”和“黄犊”是相互关联的,黄犊在牛栏里关了一冬,当放牧在平坡上时被乍见春草,欢快无比 。“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鸦”按说会构成一片衰飒景象,但由于用了一个动词“点”字,却使情调发生了变化。“点”状乌鸦或飞或栖,有如一团墨点,这是确切的写实,早春的寒林没有树叶,所以黑色的乌鸦,在林中历历可见,故曰“点”这不得不使人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的警句“枯藤老树昏鸦 ”。两相比较,给人的感受很不相同,马致远是在低沉地哀吟,而作者却是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
词的上阕主要是写近处的自然风光,下阕则将镜头拉远,进而涉及人事。“山远近,路横斜”,一笔就将视线拉开了,在山区这种路成为村落与村落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成为与外面世界联系的桥梁,生活在山间的人们,时常觉得那路会给他们带来新的东西,所以词人对眼前蜿蜒于山间的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青旗沽酒有人家 ”,横斜的路,去向不止一处,但词人的注意力却集中在有青旗标志的酒家上 。山村酒店,这是很有特色的一处地方风景。词人在一首丑奴儿近中就写过 :“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只写出酒家青旗,意思便不言而喻了,一个“有”字透露出词人欣喜的心情。
眼前的农村美景使他悟出了一种道理,在结尾两句中翻出了新意:“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那散见在田野溪边的荠莱花,繁密而又显眼,像天上的群星,一朵接一朵地迎着风雨开放,生命力是那样顽强,好像春天是属于它们的“相反城中的桃李则忧风愁雨,春意阑珊。这两句,上句宕开,借“城中桃李”憔悴伤残的景象为下句作衬,虽只点桃李而可以使人自然联想到城中的人事 ;末句则收归眼前现境,“在”字稳重而有力,显然带有强调的意味。
这首词通过写景和抒情,表达了作者在罢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和对城市上层社会的鄙弃,并由此把词的思想意义向纵深方向拓展。荠菜花的花瓣碎小,颜色也不鲜艳,只有浓郁的香味,在城市人眼里,一般是算不上什么花的,作者却偏偏热情地赞美,除此之外,引起作者注意并捕捉到的,还有桑芽、幼蚕、细草、黄犊等等,多半是新鲜的、富有生命力的事物。这些,连同那出现在画面上的山村茅店的酒旗,都体现了一种健康的审美观。词中关于“城中桃李”和“溪头荠菜花”的对比,还含有对生活的哲理性的思考,荠菜花不怕风雨,占有春光,在它身上仿佛体现了一种人格精神 。联系作者篇首的目注“代人赋 ”,当时很可能是朋辈中有人为作者罢官后的生活担忧,因而词人便风趣地以代友人填词的方式回答对方,一方面借荠菜花的形象自我写照,一方面又隐隐流露出自己不做愁风雨的城中桃李,而做坚强的荠菜花,以此与友人共勉。这首词把深刻的思想乃至哲理,与新鲜生动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多方面的启迪。
词与诗在语言运用上是有差别的。这首词大部分用了对句,并且很注意动词的运用和某些副词、介词的搭配,词的上阕“破”、“鸣”、“点”以及下阕。
猜你喜欢
  • 元戏剧《无名氏·谢金吾诈拆清风府》鉴赏

    元戏剧《无名氏》鉴赏 《谢金吾》全名《谢金吾

  • 《东山》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 四书五经名篇

    《东山》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通过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篇作品。文章探讨了东山之景,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喜爱之情。通过细致的描写,描绘出了山的高峻和水的清澈。同时,文章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东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总体而言,这篇文章既具有艺术美感,又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和思想。

  • 陈宜新《洋三峪人的绿色梦》

    一豪山高,红水河长洋三峪,是我日夜思念的故乡豪山展现着秀丽的风光矗立在神秘的红水河旁高高拇指峰讲述着伏羊节的传说……一首甜美、民族

  • 天童山溪上 (宋)王安石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 ①此诗写天童山溪的一朵小花,虽无人欣赏,却发出阵阵的幽香。此情此景,颇堪玩味。

  •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赏析》

    这是李白在流放途中,经过现岳阳巴陵县的时候,遇到当时朝廷御史台(相当于今天的检察院)的裴侍御也在鸭栏驿,于是请李白上坐,送衣,问寒问暖。在李白特别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给于了深切的关怀,其他如宰相张镐等都给于了很多帮助。   从诗中可以看到

  • 厉鹗《谒金门·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览景抒怀词作

    起句“凭画槛”三字,以水槛的处所应现“湖上”的题面,显示了全篇览景抒怀的走向,从而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雨后”的题意。

  • 《春光好·天初暖赏析》

    此词作于《花间集》结集之后,所以不见于《花间集》。作品描绘的是成都的的风光和生活。词中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此词发端以淡淡的笔墨点明时令:“天初暖,日初长

  • 岑桑《残雪断想》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岑桑 【原文】: 残雪不甘沦落,东一堆,西一

  • 白居易《南塘暝兴》全诗赏析

    水色昏犹白,霞光暗渐无。风荷摇破扇,波月动连珠。蟋蟀啼相应,鸳鸯宿不孤。小僮频报夜,归步尚踟蹰。

  • 韩愈《将归赠孟东野房蜀客》全诗赏析

    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借问读书客,胡为在京师。举头未能对,闭眼聊自思。倏忽十七年,终朝苦寒饥。宦途竟寥落,鬓发坐差池。颍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如今便当去,咄咄无自疑。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