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辛弃疾

辛弃疾《鹊桥仙 己酉山行书所见》全诗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
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作品赏析

【注释】:
与上首西江月一样,这首词也是辛弃疾罢官后居于江西上饶时所作: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一首抒情小词 。这首词作于淳熙十六年己酉(1189),当时他已五十岁了。
辛弃疾的上饶新居,筑于城西北一里许的带湖之滨,登楼可以远眺灵山一带的山冈,所以他把自己的楼屋起名为集山楼(后改名雪楼 )。这首词的开头三句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写的是他平时在带湖附近山冈上游览、栖息的生活。词中的松冈、茅檐、避暑、避雨,简练地概括了他在这里生活的种种生活场景。在这里,这样的日子他不知已经经历过多少次了,所以要问问“几度”句中特别点出一个“闲”字,实际上,不是作者闲情逸致的“闲”,对作者来说,是很可伤的。我们知道,辛弃疾决不是贪“闲”而是怕“闲”的人 ,“闲”是被迫的。他总希望有早一日能回到疆场,为国效力,可现实生活又是他不能有所作为。正如陆游病起诗所说的:“志士凄凉闲处老”,他自己的临江仙词说的:“老去浑身无着处,天教只住山林 。”接下来 ,作者写道:“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具体写了当天发生的事情。作者抱负难以施展,心情抑郁,只好以酒浇愁。他酒醉未醒,走路时身体摇晃不支,只好扶着一块怪石,停在那里看飞泉,朦胧中以为这是新停留的地方 ,可酒醒后,发现还是前回酒醒之处,也还是经常止息的地方。这两句特写,从怪石、飞泉表现作者的热爱自然,更主要的是表现他的醉酒。所以要写他的“闲”和“醉 ”,着力点正在于表达他那无奈之情,他对朝政的失望。
不过,作者寓居乡下,鸿图难展,心情沉重,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从他在上饶所作的一些词看,他谪居乡下的生活中,也有亮丽的一面,而这两者都是真诚的,都是来自他的高尚性格的。由于后者,使得他在农村中,不但有热爱自然的感情,而且也有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农民的感情 。这首词的下片,正是表现了这种感情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 。”写农民婚娶的欢乐、热闹情况。这和作者孤独地停留在山石旁的寂寞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足以令他格外感到寂寞的。但作者的心情并非如此,他分享了农民的欢乐,冲淡了自己的感慨,使词出现了和农民感情打成一片的热闹气氛 。“酿成千顷稻花香 ,夜夜费、一天风露 。”作者以这两句结尾,写出了为农民的稻谷丰收在望而喜慰,代农民感谢夜里风露对于稻谷的滋润。这样,他就把自己的整个心情投入到对农民的爱和关心。
总之 ,这首词在描写闲散生活时透露身世之痛,在描写农民的纯朴生活中,反映了作者的超脱、美好的感情;情境交融,相互衬托,使词的意境显得十分的清新、旷逸。
-------------------------------------------
①写于淳熙十六年(1189)夏,时稼轩闲居上饶。己酉:即淳熙十六年。  词写山行所见。上片闲情逸致,“醉扶”两句涉笔成趣,看来此时知己,惟酒与山水。下片山村男婚女嫁,灯火通明,笑语喧哗。结处放眼田野,千顷稻花飘香。前后映衬,生动绘出小小山村一派喜庆丰收景象。上片淡笔,清幽自乐;下片浓墨,欢腾鼎沸。
  ②几度:好几回。
  ③怪石飞泉:指博山脚下的“雨岩”景色。稼轩水龙吟·题雨岩题序:“岩中有泉飞出,如风雨声。”山鬼谣题序:“雨岩有石,状怪甚。”
  ④归女:嫁女儿。古时女子出嫁称“于归”。
  ⑤“酿成”两句:清风白露酿就一片稻米花香,谓风调雨顺,丰收在望。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猜你喜欢
  •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出处】唐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 【意思】 想到明天你将要踏上往巴陵的道路; 此去一别,真不知你我又要相隔几重山岳了。这是描写亲友短暂相聚又要别离,山长路远,不

  • 郑志道《刘阮洞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郑志道《刘阮洞记》 郑志道 刘阮洞,其传久矣。余窃邑于此,访于故老,往往不知其所在。比按图得之,以询护国寺僧介丰,乃曰:“洞居寺之东北二里斜行山谷,隐于榛莽间,人迹罕至。景祐中,先师明照大师常采药,见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上一句:返景入深林

    下一句:复照青苔上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意思是阳光透过树林间的缝隙,重新照亮了覆盖着青苔的地面。这些诗句描绘了山居中秋天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美丽的意境。【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处】唐·王维《鹿柴》。【译注】一抹余晖自林间斜射而入,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在冷色的画面

  • 《杜鹃花》咏杜鹃花诗赏析

    《杜鹃花》咏杜鹃花 杜鹃花,亦名山石榴、映山

  • 《以敞向的姿态追寻美质》艾川散文赏析

    人文地理中,廊坊处在这样独特的地界:背倚燕山,左面是渤海,右面是巍巍太行,往南就是面向中原大地的一马平川。它地势低洼,廊南地区为华

  • 韩愈《古意》全诗赏析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原文、鉴赏和解析

    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

  • 礼论(节选)·《荀子》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作为《礼记》第十九篇的《乐记》,是中国最早的音乐理论专文,公孙尼子著。作者生活在战国初期,相传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丘的再传弟子。

  • 明清小说之《儒林外史·莺脰湖名士高会》内容解读与赏析

    作为以儒林众生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不仅刻划了循科举阶梯层层往上爬的如周进、范进、王惠之类形象,还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名士嘴脸。“莺脰湖名士高会”就是这群名士的一次集中亮相。 作者巧妙地借

  • 《渡汉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题解宋之问早年先后依附张易之和武三思,唐中宗李显即位后,于神龙元年(705年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