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出处】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意思】 想到明天你将要踏上往巴陵的道路; 此去一别,真不知你我又要相隔几重山岳了。这是描写亲友短暂相聚又要别离,山长路远,不知何年何月能再相逢? 离情依依,无限惆怅伤感。 用“明日”点明聚散匆匆,用“巴陵道”点明外弟行程去向,用“秋山”暗寓伤离之情,用“又几重”抒写后会难期的惆怅,委婉蕴藉,沉挚感人。 【全诗】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释1】 1.外弟:表弟,所指未详。 2.十年离乱:长时间的动荡与分离。作者幼年便历经“安史之乱”,此后,又目睹社会的不断动荡,故云。 3.初见:犹言乍一见,刚刚见到。 4.沧海事:指沧桑巨变的世事。用的是传说中的麻姑仙人见沧海变桑田的典故。 5.巴陵:唐代岳州巴陵郡,郡治在今湖南省岳阳县。 【注释2】 ①十年离乱:天宝十四载(755)冬安史之乱爆发,至宝应元年(762)被平定,前后八年,其后北方藩镇割据,西边吐蕃入侵,战争仍继续不断。一:加强语气的助词。②二句意谓初相见时问姓氏,心中已惊疑,说出名字,忆想旧容,变惊为喜。③二句意谓长谈别后沧桑巨变事,话说完已天暮,寺庙已打夜钟。沧海:沧海桑田的简称。神仙传·麻姑记载,女仙麻姑对王方平说,与他分别之后,已三次见到东海变成桑田。后因以“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巨变。④二句意谓明天你将走上向巴陵的道路,我们之间又要相隔几重秋山。巴陵:唐郡名,即岳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巴陵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 【译】 多年离散之后相逢, 我们已经不再是儿童。 问起姓来, 不由得惊讶我们为何 (是表亲却又)初次见面, 待称呼了名字, 才渐渐地回忆出了当年熟悉的面容。 多年相别,世事真如沧海巨变, 细语刚说,不觉已是日落长空, 隐隐传来了钟的余声。 唉!明天的巴陵道上, 那遮拦望眼的秋山 重重叠叠、叠叠重重…… 【作者小传】 李益(748—829),字君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登进士第,六年又中讽谏主文科。历任郑县尉、郑县主簿、侍御史、都官郎中、中书舍人、河南少尹、秘书少监,其间多次在节度使幕中为僚属,官至右散骑常侍,以礼部尚书致仕。两唐书有传。其诗前期以五律见长,诗风接近“大历十才子”。中期多以七绝、七律写边塞诗,慷慨悲壮。后期则多流连光景之作。今存李益集(又称李君虞集)二卷。 ”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外弟:表弟。言别:话别。诗中描叙与表弟久别重逢而又匆匆话别的情景,纯用白描。语言平淡,意味深长。颔联二句极写相逢时之情状,生动传神,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称此二句“情尤深,语尤怆,读之者几于泪不能收。 【鉴赏】该诗首联介绍相逢的背景。由于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混 战、外族入侵等战乱,诗人在年幼时就与表弟分散,音信全无,生死未卜。 “一”字反映出诗人与表弟是突然邂逅、意外相逢。颔联正面描写重逢场 面。相遇时,这对表兄弟竟然变成了对面不相识的陌生人。待报过姓名 之后,诗人才惊讶地发现面前的这位陌生人,原来就是幼时一起嬉戏玩耍 的表弟。诗人一边激动地称呼表弟的名字,一边努力回忆有关表弟的印 象。“问”、“称”、“惊”、“忆”这几个动词非常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人与表 弟相认瞬间且惊且喜、将信将疑的戏剧性场面。此联“情尤深,语尤怆,读 之几于泪不能收”(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和司空曙的“乍见翻疑梦,相 悲各问年”(云阳馆与韩绅宿别)有异曲同工之妙。十年阔别,一朝相 逢,不知该有多少话要说。诗人在颈联只用“沧海事”三个字,就概括地写 出两人离散后个人、亲朋和世事的变迁,并暗含着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社 会动乱的无限感慨。二人越说越投机,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暮 色已经降临。远处悠长的钟声随风传来,将沉浸在幸福交谈中的二人惊 醒。尾联道出二人的相聚是非常短暂的,明朝又要各奔东西。“巴陵道” 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道路。“秋山又几重”既是写前途山峦重 阻,非常艰险,又是写二人离别后,又将天各一方,重山阻隔。在这样一个 动荡不安的时代里,各自的命运都不能掌握,今生不知能否再次相逢。诗 人以景结情,将真挚的至亲情谊和沉重的世事离乱之感寓于重重秋山之 中,从而构成一种苍凉凄恻的离别气氛,耐人寻味。 诗人与表弟从“喜见”到“言别”的过程,真实地再现了安史之乱后人 生离散聚合的一个侧影。诗人虽然经历了一段悲喜交织、跌宕起伏的心 路历程,但对情感的抒发是非常节制的。全诗以委婉平静的言语、平铺直 叙的手法,抒写丰富感人、大起大落的感情世界,朴素自然,真实生动。正 如宋人范晞文所评:“久别倏逢之意,宛然在目,想而味之,情融神会,殆如 直述。前辈谓唐人行旅聚散之作,最能感动人意,信非虚语。”(对床夜 语卷五)
猜你喜欢
  • 国学名句“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出处和解释

    【名句】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 语出《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国君没有直言之臣从旁劝谏,就会偏离正道;士人没有能给予自己以教诲的朋友,就会双耳失灵。失正:偏离正道。教友:能给予教诲的朋友。

  • 古代爱情诗词名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竹枝词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2、朱彝尊鸳鸯湖棹歌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3、朱彝尊高阳台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

  • 宋江《西江月》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西江月》·宋江 宋江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词作者宋江,是北宋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首领。该词写于起义前

  • 途中 梁遇春

    今天是个潇洒的秋天,飘着零雨,我坐在电车里,看到沿途店里的伙计们差不多都是懒洋洋地在那里谈天,看报,喝茶——喝茶的尤其多,因为今天实在有点冷起来了。还有些只是倚着柜头,望望天色。总之纷纷扰扰的十里洋场

  • 五年级上册的古诗词三首的意思(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的意思)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五年级上册的古诗词三首的意思,内容包括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的意思,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的意思,五年级上册5古诗词三首和解释。第一个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离南京也只隔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我回到家乡呢?第二个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

  • 《古文·乐毅报燕惠王书》鉴赏

    古文·乐毅报燕惠王书 《战国策》昌国君乐毅(1

  • 《独不见》情诗三百首赏析

    独不见 作者: 沈佺期 【

  • 《青海湖》鉴赏

    作者: 许桂良

  • 苏轼《参寥惠杨梅》全诗鉴赏

    新居未换一根椽,只有杨梅不值钱。莫共金家斗甘苦,参寥不是老婆禅。

  • 《史记·孟子著书》全文、翻译和鉴赏

    (节自 《孟子荀卿列传》)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①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②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 楚、魏用吴起,战胜弱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