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辛弃疾词全文注释翻译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①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②,且休休③,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释]

①鹅湖:在江西铅山县,辛弃疾曾谪居于此,后卒于此。

②咄咄(duō):叹词,表示惊诧。

③休休:唐司空图晚号“耐辱居士”,隐居虞乡王官谷,建“休休亭”.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谪居鹅湖时受尽权奸排斥,病初愈后抒情寄意之作。上阕写鹅湖自然风光,如老人历尽沧桑后的恬静平淡。下阕开头感情陡转,对朝廷一再强加的无端迫害,感到惊异与悲愤。但随后词人又在大自然中找到解脱。最后两句,倾吐出老弱多病的切肤之憾。
猜你喜欢
  • 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全诗赏析

    连天际海白皑皑,好上高楼望一回。何处更能分道路,此时兼不认池台。万重云树山头翠,百尺花楼江畔开。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冰铺湖水银为面,风卷汀沙玉作堆。绊惹舞人春艳曳,勾留醉客夜徘徊。偷将虚白

  • 《史记·三代世表第一》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提示】 《史记》有十篇年表,用表格形式谱列某一时期的史事人物。年表前面有一段文字概说,习惯称之为表序。表序集中地阐述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史学理论,同时提示年表内容,言约义丰,必须作贯通的阅读,方知司马

  • 《随笔三题》古杨散文赏析

    浅说语言的文化积淀不同的语言词语各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真正理解和掌握一种语言就要对它大部分词语的历史文化来源有较清楚的认识。一

  • 杜甫《丽春》全诗赏析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作品赏析《图经本草》:丽春草,一名仙女蒿。《格物论》:丽春,一云长春花。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孟浩然早年便隐居家乡鹿门山,中年以后曾一度想出仕,赴长安应试

  • 蔡邕《述行赋》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 蔡邕 【原文】: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是时,

  • [大石调]青杏子·咏雪(空外六花翻) 鉴赏、赏析和解读

    白朴 咏雪 空外六花翻,被大风洒落千山。穷冬节物偏宜晚 ① 。冻凝沼沚 ② ,寒侵帐幕,冷湿阑干。 [归塞北]貂裘客,嘉庆卷帘看。好景画图收不尽,好题诗句咏尤难。疑在玉壶间。 [好观音]富贵人家应须惯

  • 高适《遇冲和先生》全诗赏析

    冲和生何代,或谓游东溟。三命谒金殿,一言拜银青。自云多方术,往往通神灵。万乘亲问道,六宫无敢听。昔去限霄汉,今来睹仪形。头戴鹖鸟冠,手摇白鹤翎。终日饮醇酒,不醉复不醒。常忆鸡鸣山,每诵西升经。拊背念离

  • 有关于美育的名言名句大全——“美能磨炼人生”

    ● 一个人的格调并不全是与生俱来,它需要后天的陶冶与净化。这陶冶与净化的教育也就是所谓美育。 ——————罗 兰 ●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列夫·托尔斯泰 ● 人人

  •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杜甫在这句诗中写道:“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这句话传达了一个深刻的观点。上一句是“三分割据纡筹策”,指的是在战争中,三个势力争夺领地资源,各自采取谋略和策略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下一句是“万古云霄一羽毛”,意思是即使是微小的毛羽,在诸多事物中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中战争和权力斗争的思考,他认为无论事物大小,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和影响力。这句诗给我们的启示是,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珍视每个细微之处,因为它们可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