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浪淘沙 山寺夜半闻钟》全诗鉴赏
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
雨打风吹何处是,
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
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
卷地西风。
作品赏析
【注释】①词虽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实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上片怀古,实叹喟今无英雄,秦汉盛世难再。下片歌舞匆匆者,亦少年盛事惟梦境再现。闻钟梦觉,只西风满窗而已。
②“身世”两句:杯酒足以忘怀平生万事。
③“古来”三句:千古风雨声中,英雄无觅,秦宫汉殿何在?辛词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与此意同。
④“梦入”两句:梦境。歌舞:当谓英雄年少种种。
⑤“老僧”三句:闻钟醒后情景。误鸣钟: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欧阳修六一诗话以为夜半不是打钟时,故辛词添一“误”字。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出处】唐王维《洛阳女儿行》。 【翻译】洛阳有一位女子住在我家对门,正当十五六的芳年容颜非常美丽。 【全诗】 《洛阳女儿行》 [唐]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
-
【注释】 ①过收灯:过了灯节。 ②潘郎:见前词《夜合花》注。 【评解】 本词因闻卖杏花而引起怀人之幽思。上片着意描绘杏花春景。初春季节,微雨轻寒,深巷无人,闻卖杏花。下片写故园之思,怀人之情。常记故园挑菜,忆他眉黛春
-
庆东原·无题 张养浩 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 喜沙鸥也解相留恋。 一个冲开锦川。一个啼残翠烟。 一个飞上青天。 诗句欲成时。满地云撩乱。 张养浩:
-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
-
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宝刀五枚,三年乃就,以龙、虎、熊、马、雀为识。太子得一,余及余弟饶阳侯各得一焉。其余二枚,家王自杖之。赋曰: 有皇汉之明后,思明达而玄通。飞文藻以博致,扬武备以 凶。乃炽火
-
【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注释与译文]两句的意思是:醉翁的本意并不在酒,而是这里的山水美景使我陶醉。后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有时也比喻别有用心。 参考文献 (宋)欧阳修《醉翁
-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
-
《爱经》 本书一译《爱的艺术》,是古罗马著名诗人奥维德的诗作。写于公元前2年,由我国已故诗人、翻译家戴望舒根据昂利·包尔奈克教授纂定本、盖依巴黎图书馆藏10世纪抄本及牛津图书馆9世纪抄本译出。1932
-
上片是叙述梦中的景象和他同朋友方信孺的胸襟抱负;但是,作者对于南宋小朝廷那种求和屈辱的政策之不满,已洋溢在纸墨之上,语气在含蓄之中闪烁着尖刻的讽刺。南宋时,宝钗楼和铜雀台都落入金人手中,刘克庄和方信孺都没有到过。但刘克庄故意举出这两个地
-
青琐曾留眄,珍藂宛未移。幸分霖雨润,犹见豓阳姿。岸帻来朱槛,攀条忆绛蕤。能令人爱树,不独召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