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春晚》李清照词鉴赏: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①,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②,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①双溪:水名,双江于金华县城南,为当地名胜。
②舴艋(zé měng):小船。
[赏析]
短幅之中贵有曲折。这首词上阕前两句写春去人愁,后两句直写痛楚。下阕逆锋倒接,略作回旋,然后跌出本意。最后两句以舟载愁的想象,十分别致,前人以为可与苏轼的“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相媲美。
-
冬天,黄土高原干冷干冷的,行人稀少。可是一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忙起来了。 首先是过“五豆节”。在腊月初五这一天,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五种豆子(红、绿、黄、刀、豌,一般不用黑豆)做五豆粥,在太阳出来以前就吃
-
【原题】:考试当涂次池阳崎岖山行石多可爱因用袁席之韵
-
国学名句“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出处和解释
【名句】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语出明代海瑞《治安疏》。好就说好,一点也不掩饰其好;错就说错,一点也不夸张其错。这是作者所恪守的奉上之道。
-
黄庭坚 仪鸾供帐饕虱行 ① ,翰林湿薪爆竹声 ② , 风帘官烛泪纵横 ③ 。 木穿石槃未渠透 ④ ,坐窗不遨令人瘦, 贫马百藖逢一豆 ⑤ 。 眼明见此玉花骢,径思着鞭随诗翁, 城西野桃寻小红。 【注释
-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一语文古诗词题材分类,内容包括高中语文古诗体裁如何区分,古诗词按题材分类,诗歌的分类:内容、题材、形式、体裁、国家快很急的。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
-
【名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注释与译文]在登山途中仰视白云,原本是一朵一朵的,但登山之后向四处回望,白云已连成一片茫茫云海;山间的烟雾,远看青翠可爱,但走进去却看不见了。霭(ǎi),云气。诗句写
-
此诗的最大特点是大量运用比喻来表情达意。 这首诗起笔标其目,用一形象的比喻将“妾意”进行了高度概括,一开始就一目了然。 “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妻子的心意随着丈夫一道漂泊,情意缠绵就和不断的流水一样。紧接着用门前草作比。诉说丈夫
-
德者,性之端也; 乐者, 德之华也; 金石丝竹, 乐之器也。诗, 言其志也; 歌, 咏其声也; 舞, 动其容也; 三者本乎心, 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 气盛而化神,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唯乐
名言: 德者,性之端也; 乐者, 德之华也; 金石丝竹, 乐之器也。诗, 言其志也; 歌, 咏其声也; 舞, 动其容也; 三者本乎心, 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 气盛而化神,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
东州负海圻,风物老依依。岁熟鸦声乐,天寒鴈过希跨鞍惊髀骨,数带减腰围。却羡常夫子,终年独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