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和《思归乐》》全诗赏析
似道思归乐,行人掩泣听。
皆疑此山路,迁客多南征。
忧愤气不散,结化为精灵。
我谓此山鸟,本不因人生。
人心自怀土,想作思归鸣。
孟尝平居时,娱耳琴泠泠。
雍门一言感,未奏泪沾缨。
魏武铜雀妓,日与欢乐并。
一旦西陵望,欲歌先涕零。
峡猿亦无意,陇水复何情。
为入愁人耳,皆为肠断声。
请看元侍御,亦宿此邮亭。
因听思归鸟,神气独安宁。
问君何以然,道胜心自平。
虽为南迁客,如在长安城。
云得此道来,何虑复何营。
穷达有前定,忧喜无交争。
所以事君日,持宪立天庭。
虽有回天力,挠之终不倾。
况始三十余,年少有直名。
心中志气大,眼前爵禄轻。
君恩若雨露,君威若雷霆。
退不苟免难,进不曲求荣。
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
展禽任三黜,灵均长独醒。
获戾自东洛,贬官向南荆。
再拜辞阙下,长揖别公卿。
荆州又非远,驿路半月程。
汉水照天碧,楚山插云青。
江陵橘似珠,宜城酒如饧。
谁谓遣谪去,未妨游赏行。
人生百岁内,天地暂寓形。
太仓一稊米,大海一浮萍。
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
尚达生死观,宁为宠辱惊?
中怀苟有主,外物安能萦。
任意思归乐,声声啼到明。
-
海内声华并在身,箧中文字绝无伦。[美微之也。]遥知独对封章草,忽忆同为献纳臣。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予与微之前后寄和诗数百篇,近代无如此多有也。予除中书舍人,微之撰制词;微之除翰林学士,予
-
成吉思汗重用贤臣耶律楚材生于世宦门第,他自幼勤学,博览群书,兼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和佛、道、医卜之说,还擅长著述,下笔为文,一
-
寿阳曲·答卢疏斋 珠帘秀 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 倚蓬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珠帘秀:元代著名女艺人,曾与卢挚、关汉卿来往。
-
四至六年级的古诗词和日积月累整理(四到六年级的古诗包括日积月累)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四至六年级的古诗词和日积月累整理,内容包括四到六年级的古诗包括日积月累,一至六年级的古诗和日积月累,急求四五六年级日积月累,古诗词背诵。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百中。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
-
第 387 页[①]易:看得轻易。前期:来日重见之期。这两句是说,他和范岫年轻时离别,那时都把来日重逢看得很容易。 第 387 页[②]衰暮:衰老之年。这两句是说,我和你现在都已衰老,不应该再离别了。 第 387 页[③]这两句是说
-
短篇小说。王统照著。写于1927年10月。作品写山东理发匠刘二曾一家在“闯关东”途中乘坐一艘日本商船,因日商贪利超载而在海上遇难的悲剧,反映了20年代中国农村衰败,破产农民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控诉了帝
-
【题 解】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是庆历三年王安石从扬州回临川时写下的散文,是他年轻时期散文的重要作品。文章标题用一个“伤”字,题眼活现,将全文内容贯串起来。“伤”是“哀伤、惋惜”之意,伤仲
-
铅山又名杨梅山、桂阳山,在江西信江流域,元代因其地设铅山州,即今铅山县。黄镇成本昭武(今甘肃张掖市)人,“至顺间,尝历览楚汉名山,因流齐鲁之墟”(《元诗选》)。“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早行为旅人所好,也成了诗人历久不衰的题材。这首诗大约就是途中所作。首句写早行环境,开篇点出“林馆”,客店开在树林
-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
-
【注释】:(余卜居金川,去北山无十里,每清明时,梨花盛开,辄动洗妆之想。邻友薛起宗邀余看者再,俱以猥俗所系,不能如约。昨又期出郭,风雨泥泞,弗良于行。起宗为折一枝相赠,喜而赋此。辛亥暮春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