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哭孔戡》全诗赏析
我是知戡者,闻之涕泫然。
戡佐山东军,非义不可干。
拂衣向西来,其道直如弦。
从事得如此,人人以为难。
人言明明代,合置在朝端。
或望居谏司,有事戡必言。
或望居宪府,有邪戡必弹。
惜哉两不谐,没齿为闲官。
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
形骸随众人,敛葬北邙山。
平生刚肠内,直气归其间。
贤者为生民,生死悬在天。
谓天不爱人,胡为生其贤?
谓天果爱民,胡为夺其年?
茫茫元化中,谁执如此权?
-
西掖黄枢近,东曹紫禁连。地因才子拜,人用省郎迁。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建章宵漏急,阊阖晓钟传。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顾己无官次,循涯但自怜。远陪兰署作,空此仰神仙。
-
【原文】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鉴赏】 绍圣元年(1094),“新党”再度执政,朝廷
-
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诗的首句正是袭用这句俗语的语意。“才近”二字,扣题目的“八月十二”,只差三天,便是中秋,真称得上“近”了。本来每月的望日,月亮都是光明的,而这句俗语突出的是“中秋”,重点在“分外”。分外者,特别之意也,即较之
-
这是李白写给元丹丘的一首送别诗。《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作《凤吹笙曲》。《全唐诗》题下注云:“一作《凤笙篇送别》”。王琦注云:“此诗是送一道流应诏入京之作。所谓‘仙人十五爱吹笙’,正实指其人,非泛用古事。所谓‘朝天赴玉京’者,言其入京朝见
-
请你写出和花有关的两句古诗词(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与花有关,并带有花字的诗句两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请你写出和花有关的两句古诗词,内容包括请你写出两句含“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写出古诗词中有关花的诗句(要两句),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与花有关,并带有“花”字的诗句(两句)。感遇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
《菊花·重阳后菊花二首》咏菊花诗鉴赏 范成大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诗人设若有人问我:什么是诗?我知道我是回答不出的。把诗放在一旁,而论诗人,犹之不讲英雄事业,而论英雄其人,虽为二事,但密切相关,而
-
国学名句“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出处和解释
《白头吟》是唐代文学家元稹的作品,其中的“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岁月的感慨和领悟。虽然作者不懂得青天之高、黄地之厚,但他唯独能够感受到月亮的寒冷和阳光的温暖。这句诗意味深长,形象地描述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暗示着人应该保持乐观、正义的心态,以面对生活中的坎坷和困难。通过煎人寿,源于民间的一种美食传统,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总之,这句名句既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察觉与思索,也启示了人们应积极面对生活的意义。
-
作者: 靳极苍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