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运(节选)”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⑩。选贤与能(11),讲信修睦(12)。故人不独亲其亲(13),不独子其子(14),使老有所终(15),壮有所用(16),幼有所长(17),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8)。男有分(19),女有归(20)。货恶其弃于地也(21),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22),不必为己。是故谋闭不兴(23),盗窃乱贼而不作(24),故外户而不闭(25),是谓大同(26)。
今大道既隐(27),天下为家(28)。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29),城郭沟池以为固(30),礼义以为纪(31),以正君臣(32),以笃父子(33),以睦兄弟(34),以和夫妇(35),以设制度,以立田里(36),以贤勇知(37),以功为己(38)。故谋用是作(39),而兵由此起(40)。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41),以考其信(42),著有过(43),刑仁讲让(44),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45),在执者去,众以为殃(46),是谓小康。
【注释】 ①与:参加。蜡:古代国君的年终祭祀。宾:陪祭人,以国中有地位的人充任。 ②观:宫殿或宗庙前面的大门楼。 ③喟然:叹息声。 ④鲁:鲁国,此指鲁国国君。 ⑤言偃:字子游,吴国人,孔子弟子。 ⑥大道:指上古帝王所遵行的礼乐准则。 ⑦三代:指夏、商、周三代。英,英明贤达的君主。 ⑧逮:及。 ⑨有志焉:所能看到的只是典籍上的记载。志:记事之书。 ⑩天下为公:天下成为公共的。 (11)选贤与能:选拔贤才推举能人。 (12)讲信修睦:讲求信用增进和睦。 (13)亲其亲:敬奉自己的父母。 (14)子其子:抚养自己的子女。 (15)有所终:有善终。 (16)有所用:有用处。 (17)有所长:使成长。 (18)矜(guan音关):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残废的人。 (19)分:职分。(20)归:女子出嫁。 (21)货:财物。 (22)力:劳力。身:自身。 (23)谋闭:阴谋闭藏。 (24)作:发生。 (25)闭:关闭。 (26)大同:儒家的理想社会,实际是理想化了的原始社会。 (27)隐:消失。 (28)天下为家:天下成为一人之家。 (29)大人:指天子诸侯。世及:世袭。(30)城:内城。郭:外城。 (31)纪:纪纲,法则。 (32)正君臣:使君臣关系正常。 (33)笃父子:使父子关系深厚。 (34)睦兄弟:使兄弟关系和睦。 (35)和夫妇:使夫妇关系和谐。 (36)田里:阡陌闾里。 (37)知:同“智”。 (38)功:功绩。 (39)谋:奸谋。 (40)兵:战争。(41)著:显露。 (42)考:成全。 (43)著有过:明白地指出过失。 (44)刑仁:以仁爱为准则。刑:同“型”。 (45)由:用。 (46)殃:祸害。
【今译】 从前,孔子曾被邀请参加蜡祭,充任来宾,祭事完毕,他出游于大门楼上,不觉唉声叹气。子游随伴在侧,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气?”,孔子说:“大道实行的时代和夏、商、 周英明圣主当政的时代,我都未能看到,所见的只是一些记载。”
大道实行的时代,是以天下为大家所共有。选举贤能者共同治理,人人心口如一,彼此合作,于是大家不独敬奉自己的父母,不独扶养自己的儿女,更能推广其爱心,使社会上的老者各得安享天年,壮者各能贡献才力,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鳏、寡、孤、独以及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人各尽自己的职分,女人各有自己的家庭。既不把财物委弃于无用之地,也不把财物私藏于己身。既嫌恶有力不肯出力,也不能为私人出力才算是效劳。因此,就不会有钩心斗角、损人利己的阴谋发生,也不会有劫持、偷盗、杀人越货的勾当出现。纵有门窗的设置,也只是便于起居,并无需防备歹人。那样的世界才真是大同的世界。
以后大道既已隐没,天下成为一家一姓的财产,各人只管敬奉自己的父母,抚养自己的子女;财货、劳力都成为私人所有,而且这所有权还变成世袭的。为了保有那些私产,又用城郭沟池来防守。又用礼仪为遵守的制度,以确定君臣的名分,加强父子的慈孝,和合兄弟的友爱,调和夫妇的恩情。以此设立制度,划分田里,尊重勇力和智能,把功绩作为个人所有。于是欺诈取巧的奸谋就跟着发生,而兵祸也随之而起。在这样的时代里,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要算是最了不起的人物了,因为这六位英雄,都能遵守礼制,据以发扬意义,考验信实,指出错误,且以仁爱为典范,讲求礼让,昭示人们以礼常。如果有不遵守的,即使有权势,也一定斥逐之,使人人得知其为祸根罪首,这就是小康的时代。
【总案】 文章描绘了一幅大同世界的理想蓝图,表达了作者对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神往。文章的语言气势很盛,一气贯注,具有慑服人的力量,这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第二、三段用小康与大同作对比,而每段内部都很自然地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文章的气势。第三段。大人世及以为礼”以下一连用十一个排比句,但句子长短略有变化,偶散相间,具有战国后期纵横家的文风特点。
文章中所表达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颇与传统的儒学思想不同,很可能是战国时的儒家后学融合了其他各家,例如老子和易经等的思想而形成的一种思想,应该值得注意。
-
子圉见孔子于商大宰 ② 。孔子出,子困入,请问客 ③ 。太宰曰:“吾已见孔子,则视子犹蚤虱之细者也。吾今见之于君。”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因谓太宰曰:“吾已见孔子,亦将视子犹蚤虱也。”太宰因弗复见也。
-
【原题】:自是先生标致高,诵诗恍见万人豪。清如金掌双茎露,壮似钱塘八月涛。胸次无尘春拍拍,道腴有味乐陶陶。輶轩刻枣传衡岳,留得芬芳伴楚骚。
-
作者: 于佩君杜文芳 【原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作品赏析[注释](1)左迁:从前朝廷对官员的处分,降级调用。蓝关:蓝田
-
春末闲谈 北京正是春末,也许我过于性急之故罢,觉着夏意了,于是突然记起故乡的细腰蜂。那时候大约是盛夏,青蝇密集在凉棚索子上,铁黑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指创造和推动世界历史前进、发展的根本力量是人民群众。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
-
丝竹久已懒,今日遇君忺。打破蜘蛛千道网,总为鶺鴒两个严。第一百八十九卷
-
《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故乡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故乡的古诗,描写家乡的诗句,20首思念家乡的诗句。《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2、《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