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小说之《张玄素》全文、注释和翻译
张玄素1为给事中2,贞观初修洛阳宫以备巡幸,上书极谏。其略曰:“臣闻阿房3成,秦人散;章华4就,楚众离;及乾阳5毕功,隋人解体。且陛下今时功力,何异昔日?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深愿陛下思之,无为由余所笑,则天下幸甚。”太宗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玄素对曰:“若此殿卒兴,所谓同归于乱。且陛下初平东都,太上皇6敕高门大殿,并宜焚毁。陛下以瓦木可用,不宜焚灼,请赐与贫人。事虽不行,天下称为至德。今若不遵旧制,即是隋役复兴。五六年间,取舍顿异,何以昭示万姓,光敷四海?”太宗曰:“善。”赐彩三百匹。魏徵叹曰:“张公论事,遂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其利溥哉!”
选自大唐新语
注释
1.张玄素:人名,唐太宗时著名的大臣。
2.给事中:官名,掌驳政令违失的官员,属门下省。
3.阿房:阿房宫,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咸阳一带修建的宫殿。史称延伸三百多里,直到骊山脚下。
4.章华:战国时楚怀王修建的极为华丽的宫殿。
5.乾阳:宫殿名。
6.太上皇:皇帝的父亲,这里指李渊。
释义
张玄素做了给事中。贞观初年,朝廷准备将洛阳的宫殿修缮一下,以供皇帝出巡时使用。张玄素上书极力谏阻。大致的意思是,当阿房宫修建成功时,秦朝就灭亡了;当章华宫建成时,楚国人就不再拥护楚王了;等到了乾阳大兴土木时,隋朝就土崩瓦解了。今天陛下在洛阳的工程比之秦楚隋没有两样。隋朝的暴政之后,满目疮痍,您役使这样穷困的百姓,您又去重蹈隋朝亡国的覆辙,从这一点上说,您比隋炀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吧。请陛下仔细考虑一下,要是真做了那样的事情,国家就太不幸了。唐太宗说:“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比桀、纣怎么样?”玄素说“如果洛阳的工程真的搞起来,就会天下大乱。想当年,陛下平东都,太上皇李渊命令凡是高门大殿,一律烧掉。而陛下认为那些大殿的木材都可以再用,可以赐给穷人,不要烧掉。虽当时并没有按您的做法做,但全国人民都称颂您的美德。如今您不遵循以前的勤俭办法,就会像隋朝那样折磨老百姓。这才五六年,做法如此不同,您用什么来向老百姓显示您的恩德呢? 请陛下三思。”唐太宗听后,连声说:“你说得好,说得好!”立刻赐给他绸缎三百匹。魏徵听了很赞叹地说:“张公议论事情,真是有极强的说服力。真是有道德的人说话无往而不胜啊!”
-
羽林郎,汉代所置官名,是皇家禁卫军军官。诗中描写的却是一位卖酒的胡姬,义正词严而又委婉得体地拒绝了一位权贵家奴的调戏,谱写了一曲反抗强暴凌辱的赞歌。题为“羽林郎”,可能是以乐府旧题咏新事。 这首诗在立意、结构和描写手法上,与《陌上桑
-
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嗟吾不才子,怜汝无弟兄。抚养虽骄呆,性识颇聪明。学母画眉样,效吾咏诗声。我齿今欲堕,汝齿昨始生。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婴。缅想古人心,慈爱亦不轻。蔡邕念文
-
童年往事缤纷美好,在那有如溪水般湍流着的银白色记忆里,最美的浪花莫过于与看电视有关的故事了。那还是在我很小时,我们这个有九百多人口
-
风流悟 清写刻本《风流悟》扉页书影 清写刻本《风流悟》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八回。题“坐花散人编辑”。坐花散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写刻本,原吴晓铃藏;清
-
黄庭坚广原嗥终风, 发怒土囊口。万艘萍无根, 乃知积水厚。龙鳞火荧荧,鞭笞雷霆走。
-
鸡鸣车马驰,夜半声未已。皇皇走声利,与日争寸晷。而我独何为,闲宴奉君子。京师十二门,四方来万里。顾吾坐中人,暂聚浮云尔。念子一扁舟,片帆如鸟起。文章富千箱,吏禄求斗米。白玉有时沽,青衫岂须耻。人生足忧
-
【4397】基因中的人类简史(〔澳〕克里斯廷·肯奈利著,李孚声、杨欣然译,天地出版社(成都),31万字,2018年11月第1版,58元)三部分(1
-
【注释】:原注:分湖为吴越间巨浸,元季杨铁崖曾游其地,因以 得名。余家世居分湖之北,名大胜村。第宅为倭寇所毁 。先德旧畴,思之凄绝!初稿:开天辟地君大健,俯仰依违我大难。醉尉夜行呵李广,无车弹铗怨冯驩。周旋早悔平生拙,生死宁忘一寸丹!安得南
-
苏明允管仲论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戎翟,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叛。管仲死,竖刁
-
(节自 《苏秦列传》) 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是岁,文侯卒,太子立,是为燕易王。易王初立,齐宣王因燕丧伐燕,取十城。易王谓苏秦曰 ① : “往日先生至燕,而先王资先生见赵,遂约六国从。今齐先伐赵,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