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注释】
选自唐·杜牧阿房宫赋。
明星荧荧:点点明星闪闪发光。
开妆镜:美人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
绿云:形容多而黑亮的头发。
扰扰:纷乱的样子。
晓:早上。
鬟:环形发髻。
涨腻:浮着一层油腻。
脂水: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脸水。
椒兰:两种作香料的植物。
乍:突然。
辘辘:车声。
远听:越听越远。
杳:远而无踪。
之:到。
【赏析】
秦统一中国后,将六国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罗致于秦,置于阿房宫中。 对此,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描写,将当年美女如云的盛况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秦始皇穷奢极欲的生活,亦由此可见一斑: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意思说:明星闪烁,是宫女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绿云纷扰,是宫女们在梳理发鬟。渭水上泛起一层油腻,是宫女们倒下的洗脸水;烟雾弥漫,是宫女们在焚烧椒兰。雷霆般的响声骤然响起,是宫车从这里经过;车轮声渐远渐弱,不知去向了何方。
阿房宫中,荟萃了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美人,个个花枝招展,美目流盼,争妍斗艳,美不胜收。要想描写这种美女云集的盛况,应该从哪里着笔,运用什么手法,才能将其气势恢弘地展现出来呢?
本句中,作者采用多个比喻,一个接一个,组成对比句式,环环相扣,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你看:天空中群星闪耀,可那不是群星,而是千万美人打开了梳妆镜!楼阁上绿云扰扰,可那不是云,而是千万美人在梳理鬟鬓!渭河水上涨,泛起一层红腻,可那不是洪水,而是千万美人倒入河中的胭脂水!青烟袅袅,亭台小阁笼罩在缥缈的烟雾中,可那不是烟雾,而是千万美人熏燃了椒兰!雷霆阵阵,乍然响起,可那不是雷霆,而是众多宫车从阁道上碾过。
这里,以天上的星星,比喻妆镜多;以天空的云,比喻鬟鬓多;用河水上涨,写倾倒的胭脂水多;用雾锁楼台,写熏烧的椒兰多;用雷霆轰鸣,写弛过的宫车多……这种表现手法非常高明,形象而又贴切。而且每一个比喻,都是一幅精彩的画面,天上人间,历历如在目前,虽无一字说美人,而美人众多的场面却间接地状写了出来。
这种句式,叫做喻体前置的双对比喻句,既写了美人,又写了阿房宫,绘声绘形,起到双重描写的作用。
然而,作者又决不是为描写而描写。接下来,作者不仅写了秦王日日行幸,而宫人尚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还写了“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倚叠如山,揭露其奢靡荒淫的程度!所以,字里行间,凝聚着作者对秦王覆灭的极为深沉的感受,以及对唐宝历年间“大起宫室”的极为沉痛的思考,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借历史之鉴,警示当时荒淫无度的唐代君主-唐敬宗。
-
此诗叙述了织妇终年辛苦而生活艰难,在官府租税和高利贷剥削下,连麻布衣都穿不上的情形,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以第一人称来写,紧紧围绕织妇的勤与贫着墨,层层递进,对比鲜明,语言质朴自然,一
-
典源出处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注引 《典略》曰: (袁) 尚为人有勇力,欲夺取 (公孙) 康众,与 (袁) 熙谋曰:今到,康必相见,欲与兄手击之,有辽东犹可以自广也。康亦心计曰:今不取熙、尚,无以为说
-
9·1 万章问曰 ① :“舜往于田 ② ,号泣于旻天 ③ ,何为其号泣也?” 孟子曰:“怨慕也 ④ 。”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 ⑤ 。然则舜怨乎?” 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
-
宋词典故·相如赋 【出典】 见“狗监揄扬”条、“长杨赋”条。 【释义】 汉司马相如以作赋擅名,文辞华美。后因以“相如赋”为称美文章佳作的典故。 【例句】 相如赋,王褒颂,子云玄。(韩元吉《水调歌头·寄
-
杨慎昆明波涛南纪雄, 金碧滉漾银河通。平吞万里象马国,直下千尺蛟龙宫。天外烟峦分点
-
平生孤拙荷公知,敢向公前自衒诗。忧患飘流诚已甚,文辞衰落固其宜。非高仅比巴音下,少味还同鲁酒漓。两辱嘉篇永为宝,岂惟荣耀托当时。
-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裴回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处景生情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触景生情的经典古诗句,唐诗哪些是借景生情的诗,触景生情诗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此情可
-
吴组缃 阴历五月初十日和阿圆到家,正是南方的“火梅”天气:太阳和淫雨交替迫人,其苦况非身受者不能想象。母亲说,前些日子二姑姑托人传了口信来,问我们到家没有?说:“我做姑姑的命不好,连侄儿侄媳也冷淡我”
-
迢迢征路。又小舸、金陵去。西风黄叶,淡烟衰草,平沙将暮。回首高城,一步远如一步。江边朱户。忍追忆、分携处。今宵山馆,怎生禁得,许多愁绪。辛苦罗巾,搵取几行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