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摘要:诗人性情奔放,抱负难展,故借古人杯酒,浇自己胸中块垒,抒发出怀才不遇的寂寞感。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借以抒发寂寞的情怀等。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语出唐·李白将进酒。诗中句曰:“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寂寞:默默无闻。一作“死尽”。鲍照拟行路难:“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自古以来的圣贤,都是默默无闻的,只有善于饮酒的人才长留大名。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自称臣是酒中仙。”诗人性情奔放,抱负难展,故借古人杯酒,浇自己胸中块垒,抒发出怀才不遇的寂寞感。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借以抒发寂寞的情怀等。
例如
①“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是李白借酒浇愁时写下的诗句。其实,古往今来,饮者未必留名,而贤者俱名垂青史。历史上有作为的“贤者”,必为后人景仰,从不寂寞;但他们在建树业绩的过程中,必定耐得寂寞。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摘自狄国孚要勇于“冒尖”,不要出风头)
②“你知道吗?嘿!全国有多少处级干部?谁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可大家一喝金州酒,就知道我曲寿增、曲大眼……哈哈!李白有句诗:‘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摘自安波顺神酒)
③“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那么,不能留名,就是寂寞了。不过,诗人又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可见有了名还是不免寂寞。有名只是为人所知,但是知道并不等于理解;不被理解,才是圣贤的寂寞。(摘自邵燕祥说“寂寞”)
④“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借问酒家何在,美酒何在?杏花村有,黄鹤楼、岳阳楼有,醉翁亭中、泛赤壁的小舟中也有。(摘自秦超杯中文人)
⑤大诗人李白云:“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诚哉斯言,泱泱中华,酒的历史源远流长,而喜饮善饮者不乏帝王将相、侠客义士、文人墨客,他们推杯换盏、开怀畅饮之际,却也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当时的时代气息、社会风尚和人物性格。(摘自崔鹤同酒中窥人)
-
芒鞋竹杖布行缠,遮莫千山更万山。従来无脚不解滑,谁信石头行路难。
-
永嘉有高阳公山亭者,今为李舍人别墅也〔2〕。廊宇重复,楼台左右,烟霞栖梁栋之间,竹
-
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 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
教育是仁义的大端,学习是智慧的大端。就仁义来说,没有比给他人利益更大的了,而给他人利益又没有比给他人以教育更大的了; 就智慧而言,没有比修身养性是更聪明的了,修身养性又没有比学习为更聪明的了。
-
诗题为《山中夜坐》,山中景色。已属清幽,加之时当夜晚,蒲团静坐,气氛更为恬静淡泊,定下了诗的基调。 开头两句写山中景色。悠悠,状天地的寥廓,景象开阔深远。献,奉献,这里将草木拟人化,即在浩瀚的宇宙中,草木都有了知觉,竞相呈现各种奇
-
韩退之孔司勋墓志铭 昭义节度卢从史,有贤佐曰孔君,讳戡,字君胜。从史为不法,君阴
-
要理解李纲这首词中的思想感情,先要对他的政治立场和生活经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李纲的一生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是著名的抗战派代表人物之一。早在宣和七年,金兵进犯,宋徽宗惊慌失措,急于逃避时,李纲曾刺臂血上书,力主抗战。宋钦宗以李纲为兵部侍郎,
-
【3258】干部大讲堂(第7辑)(中组部干教局编,党建读物出版社,32 6万字,2016年12月第1版,58元)△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专题研修课
-
词·文天祥词《酹江月》 驿中言别友人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
-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作品赏析【注释】:金谷园:晋石崇的豪华宅第,故址在今河南洛阳。石崇有爱姬,当石遭人陷害被捕时,跳楼自殒。【简析】:诗人见到晋代石崇的金
-
彭泽官初去,河阳赋始传。田园归旧国,诗酒间长筵。列室窥丹洞,分楼瞰紫烟。萦回亘津渡,出没控郊鄽。凤琴调上客,龙辔俨群仙。松石偏宜古,藤萝不记年。重檐交密树,复磴拥危泉。抗石晞南岭,乘沙眇北川。傅岩来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