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李舍人山亭诗序》原文|翻译|赏析赏析
永嘉有高阳公山亭者,今为李舍人别墅也〔2〕。廊宇重复,楼台左右,烟霞栖梁栋之间,竹树在汀洲之外〔3〕。龟山对出,背东武而飞来〔4〕;鹤阜相临,向东吴而不进〔5〕。青溪数曲,赤岩千丈。廖廓兮惚恍,似蓬岭之难行〔6〕;深邃兮眇然,若桃源之失路〔7〕,信可谓赤县幽栖,黄图胜景〔8〕。从来八子,辟高阳之邑居〔9〕;今日四郊,逢舍人之置驿〔10〕。故知樊家失业,遂作庚公之园〔11〕;习氏不游,终成濮阴之地〔12〕。其人也,凝脂点漆,琼树瑶林,学富文史,言成淮的〔13〕。葭莩为汉帝之亲,枝叶是周公之裔〔14〕。田孟尝之待客,照饭无疑〔15〕;孔文举之邀懽,樽中自溢〔16〕。三冬事隙,五日归休〔17〕。奏金石而满堂;召琳琅而触目。心焉而醉,德焉而饱。大隐朝市,本无车马之喧〔18〕;不出户庭,坐得云霄之致。于是乎百年无几,万事徒劳,唯谈笑可以遣平生,唯文词可以陈心赏。既因良会,咸请赋诗,虽向之所欢,已为陈迹;俾千载之下,感于斯文。【注释】〔1〕舍人:周代官名。隋唐增置起居舍人,通事舍人。〔2〕永嘉:西晋怀帝司马炽年号。〔3〕汀洲:水中小洲。〔4〕龟山:山名。〔5〕东武:县名:一、汉置,在今山东省诸城县。二、南朝宋置,在今江苏省境内。东吴:今江苏省吴县地,旧亦别称东吴,又,东吴,古吴地之称;三国孙吴,世称东吴。〔6〕蓬岭:未详。〔7〕桃源:晋陶渊明虚构的与世隔绝的乐土,言其人人丰衣足食,怡然自乐,不知世间有祸乱忧患,后因称这种理想为世外桃源。〔8〕赤县:赤县神州的略称,指中国。南朝江淹江文通集三游黄蘖山诗:“南州绕赤怪,赤悬多灵山。”黄图:帝都。艺文类聚六十三陈江总:“览黄图之栋宇,规紫宸于太清。”〔9〕八子:秦汉时代妇官之名。史记·秦纪:“尊唐八子为唐太后。注:集解曰:徐广曰:“八子者妾媵之号。”邑居:居于邑里之中。魏书·源怀传:“粒食邑居之士,蚕夜儒布之士。”〔10〕樊家:未详。〔11〕庾公之园:未详。晋代庾亮,时人称庾公,未知是否指此人。〔12〕习氏:不详。〔13〕准的:作为准则。王充论衡·实知:“观色之窥心。皆有因缘以准的之。”〔14〕“葭莩”二句:谓远亲也。喻其轻荡而附着者也。汉书·王莽传上:“自诸侯以下,至于吏民,咸知莽上与陛下有葭莩。”枝叶:谓公族也。左传·闵公元年:“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巅,而后枝叶从之。”周公:姬旦。周文王之子,辅助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封于鲁。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15〕“田孟尝”二句:田孟尝,即孟尝君。战国时齐贵族。姓田名文。以好客著称,门下食客至数千人。〔16〕孔文举:即东汉末年孔融字文举。其遗诗二句为:“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17〕三冬:冬季三个月之并称。孟冬(阴历十月)、仲冬(十一月)、季冬(十二月)。一说三年也,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归休:回家休息: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18〕大隐:谓隐于朝市也。文选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无车马之喧: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赏析】本文描绘了李舍人山亭所建位置,山亭的秀美,周围地势的险要,以及李舍人的家世,均写得具体而令人仰慕。文中透露了作者的大隐于朝市的思想,歌颂了陶渊明的身居闹市而无车马喧的生活。文笔秀丽清新,堪称骈文小品中的佳作。
-
丹青引①赠曹霸将军 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②。 英雄割据③虽已矣,文彩风流今尚存④。 |学书初学卫夫人⑤,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
-
《杨杰·清白堂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清不足恃①
-
记忆之水在记忆的水波上,一些旧事粼闪如六月的荷花。阔叶若伞,凝于其上的露滴晶莹无度。葱茂的芦苇林立在岸畔的深处。偶有低飞的白色水鸟
-
就文字讲,颔联是流水对,非常自然。颈联中“远芳”、“晴翠”字都凝炼,都是代替“草”字,于此可悟诗中运用借代词的方法。(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 【诗例】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
-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枯时始见花。
-
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左去右曷】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
沈醉东风·村居 曹德 茅舍宽如钓舟。老夫闲似沙鸥。 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 但开樽沈醉方休。江糯吹香满穗秋。 又打够重阳酿酒。
-
去去复去去,辞君还忆君。汉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群。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别久容华晚,琅?荒芊埂H章渲?旎瑁?纬ぞ醯涝丁M?虻歉呱剑???共环怠
-
诗人用了一系列典故与神话传说,描绘了玉台观的雄伟壮丽景象,写出道观的飘然出世的风貌。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① 。(《老子·十二》) 【注释】 ①五色:五彩,形容色彩斑斓、缤纷多彩。五音:形容许多声音、嘈杂之声。 【译文】 斑斓、缤纷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嘈杂、繁多的音乐让人听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