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张洁《拣麦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张洁《拣麦穗》赏析

张洁拣麦穗原文

尽管流年似水,岁月的风风雨雨会抹去记忆中的许多往事,但有关儿时的回忆却往往清晰如昨夫,因为长大了的人们,总是格外怀念人生中最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拣麦穗便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一个生长在农村的小女孩,由于生活的贫困,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拣麦穗,要用麦穗换来的钱攒嫁妆。可女孩实在太小,根本不懂嫁人是怎么回事。于是,童心无邪、童言无忌,当别人问女孩要嫁给谁时,她竟然回答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因为这样就能天天吃灶糖。对于一位在贫困中生长的农村小女孩,产生这种天真、可笑却又着实可爱的念头是自然而然的。对她来说,能够天天吃灶糖是生活的最大享受、最高幸福。卖灶糖的老汉当然不会像小女孩那样天真,他是一位到处流浪、饱经生活风霜的老人,他明白女孩的话不过是逗人发笑的童言,然而,也只有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才能说出这样教他开心的话,使他在寂寞中感到一丝温情。于是,在这一老一少之间开始了一段纯洁、动人而又妙趣横生的交往。老汉真心疼爱小女孩,女孩对老人也越来越依恋。然而,寒来暑往,终于有一天,女孩没再等到卖灶糖的老汉,老汉离开了人世。女孩禁不住伤心地哭了,为生活中失去这样一位慈祥可爱的老人,为他们之间朴素而美好的交往无可奈何的中断而深感悲伤。在贫穷和寂寞中培养起来的友情最为可贵。拣麦穗通过对小女孩和卖灶糖老汉之间感人至深的关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温情的渴望。她希望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像卖灶糖老汉那样的慈爱之辈,懂得爱护关心别人,尤其关心“丑小鸭”式的孩子,而且这种关心爱护又该是没有任何希求的给予。这篇散文,是一首无私之爱的颂歌,也是期望人心沟通的一声真诚呼唤。因为只有在充满爱和温情的世界中,人才可能变得更加纯洁、更加善良,世界也才会变得更加光明和美好。

张洁是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她的作品总是浸润着诗情画意,又带有淡淡的感伤色彩。她表达情感从不采取浅显直露的方式,欢乐或忧伤都透着温柔与优雅的气质。她往往通过温和细致的笔调、委婉动人的文字抒发自已对人生的感受。读她的作品,常常令人联想到契诃夫的小说和俄国画家列维坦的风景画。仿佛在一个深秋的傍晚,在暮色薄雾的笼罩下,远方如一幅淡墨的山水画,面对这样的景色,心灵为之微微颤动,既感到生活温柔甜蜜的诗意,又会为生活的不尽人意处而情不自禁地长叹。拣麦穗这篇散文,也体现了作者的这一风格。

文章的开头部分,就像是一幅娟秀的风景画,在月残星稀的清晨,满怀幻想的女孩挎着空篮去拣麦穗。田野上腾起薄雾、月亮偷偷地睡了一觉。诗意的画面突然掺进了一声轻轻的感叹,一旦想到现实生活的贫困和将来未知的命运,美丽的梦幻顿时变了味儿。在气氛的渲染中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状态,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特点。作者善于用场景的变幻表现心灵深处的活动。当小女孩得知卖灶糖老汉去世的那一刻,她正站在村口一棵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这是通过景物来反衬人物的心态情感。这篇散文在时间上有一定跨度,但作者衔接得自然流畅,行文的过渡扣住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略得当,显示了作者艺术的“剪辑”水平。由于作者是小说家出身,她对人物外貌的塑造,神态举止和语言的刻划,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年龄特征,具有至深的艺术感染力,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施国英)

猜你喜欢
  • 论语(春秋)

    作者简介《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的结集工作

  • 《良桐为琴》原文、注释和解析

    明·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 1 ,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2 。使国士视之 3 ,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 4 ,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 5 ,作古窾焉

  • 白居易《赠康叟》全诗赏析

    八十秦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再三怜汝非他意,天宝遗民见渐希

  • 马第伯《封禅仪记(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马第伯:封禅仪记(节选) 马第伯建武三十二年,车驾东巡狩。正月二十八日发洛阳宫,二月九日到鲁,遣守谒者郭坚伯将徒五百人治泰山道……是

  • 杜牧《夜雨》全诗赏析

    九月三十日,雨声如别秋。无端满阶叶,共白几人头?点滴侵寒梦,萧骚着淡愁。渔歌听不唱,蓑湿棹回舟。

  • 山中古诗词注音版(古诗词10首拼音:七步诗鸟鸣涧)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山中古诗词注音版,内容包括山中留客拼音,古诗词10首拼音:七步诗、鸟鸣涧,三衢道中拼音版。qī bù shī七步诗zhǔ dòu chí zuò gēng , lù shū yǐ wéi zhī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qí

  • 李商隐《落花》全诗赏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作品赏析【注解】:1、参差:指花影的迷离,承上句乱飞意。2、芳心:指花,也指自己看花的心意。3、沾衣:

  • 咏花诗词之《破盆兰花》全诗原文鉴赏

    郑燮 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 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板桥以诗、书、画名世。画擅花卉木石,尤妙兰竹。其诗往往不枸体格,随兴而成。细细涵咏,大有真趣。 《破盆兰花》诗又作《题破盆兰花

  • 《祖宅有棵老枣树》张广宇散文赏析

    我家祖宅上有棵老枣树,这棵老枣树,直径有一尺多粗,小时候我两个胳膊搂不过来。爷爷说,他记事的时候就这么粗,谁栽种的已无从考证。它就

  • 刘禹锡《和牛相公南溪醉歌见寄》全诗赏析

    脱屣将相守冲谦,唯于山水独不廉。枕伊背洛得胜地,鸣皋少室来轩檐。相形面势默指画,言下变化随顾瞻。清池曲榭人所致,野趣幽芳天与添。有时转入潭岛间,珍木如幄藤为帘。忽然便有江湖思,沙砾平浅草纤纤。怪石钓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