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理乱篇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理乱篇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理乱篇本作治乱,唐人避高宗李治之讳,改“治”为“理”。本文是昌言·理乱篇的节录。
原文
汉兴以来,相与同为编户齐民,而以财力相君长者,世无数焉。而清洁之士,徒自苦于茨棘之间,无所益损于风俗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诸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妓乐,列乎深堂。宾客待见而不敢去,车骑交错而不敢进。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睇盼则人从其目之所视;喜怒则人随其心之所虑。此皆公侯之广乐,君长之厚实也。苟能运智诈者,则得之焉;苟能得之者,人不以为罪焉,源发而横流,路开而四通矣。求士之舍荣乐而居穷苦,弃放逸而赴束缚,夫谁肯为之者邪?
夫乱世长而化世短。乱世则小人贵宠,君子困贱。当君子困贱之时,局高天,蹐厚地,犹恐有镇压之祸也。逮至清世,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老者耄矣,不能及宽饶之俗;少者方壮,将复困于衰乱之时。是使奸人擅无穷之福利,而善士挂不赦之罪辜。苟目能辨色,耳能辨声,口能辨味,体能辨寒温者,将皆为修洁为讳恶,设智巧以避之焉,况肯有安而乐之者耶?斯下世人主一切之愆也。


译文
汉兴以来,大家原都是普通百姓,而依靠财力剥削奴役别人的商贾、地主,在世上多得数不清。居住在茅屋清苦自守的人,则无力扭转这一世风;富豪人家,居室栉次鳞比,一栋连一栋;肥沃的田地,布满郊野。他们奴婢千群,附徒万计,车船钱庄,布于四方;囤积居奇者,满于都城。这般人储藏的奇珍异宝,巨室不能容纳;牧养的牲畜,山谷不能承受。他们的娇童美妾,充塞绮丽的华屋;歌舞乐队,从前庭一直排列到深宅。等候召见的宾客幕僚,车骑交错,拥挤于门前,既不敢轻易离开,又不敢贸然进去。他们有吃不尽的牛、羊、猪肉,饮不完的清醇美酒。围绕在身边的人们,随着他们的目所顾盼、心所喜怒而趋附奉承。这就是皇公贵胄、富商大贾们恣意享受人间欢乐。这些欢乐只要能运用智诈,就可取得;一旦取得,人们并不以为是罪过。因而这种现象在社会上普遍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这样以来,谁还肯舍荣乐而居穷苦、弃放逸而赴束缚呢?
乱世长而治世短。乱世时小人贵宠,君子陷入困贱。当遭遇乱世,君子困贱之时,天虽高而不敢不弯腰曲背,地虽厚而不敢跨大步走路,唯恐有被镇压的大祸临头。及到清明之世,又进入了矫枉过正的局面。由于治世短而乱世长,所以,老者来不及看到治世,少者又将遭遇下一乱世。这就使奸人独得无穷的福利,而善良的人却遭受着不赦的罪孽。因之,一个五官感觉正常的人,都会把修饰德行作为应避忌之坏事,设想出各种智巧的方法来逃避它。如此,谁还肯安然而乐意于修德自好呢?这都是下世的人主苟且从事造成的过失。
赏读
仲长统理乱篇论治乱之由,虽有明显的循环论历史观,但他推求祸乱之起,源于封建统治地主政权的残酷剥削和荒淫奢侈,愚主的苟且从事、“荒废庶政”,较之汉人的五德三统的天命论,则有清醒与梦呓之别。本文前节以骈排出之,揭露当时社会上层的穷奢极侈与因此而造成的祸乱败亡,笔墨酣畅,淋漓尽致,千载之下,读来仍使人与作者同其愤叹;后节以散体古文句法出之,清空质直,不用典事,但却气势凌厉,力透纸背。特别是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乱则小人贵宠,君子困贱;“逮至清世,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这种对专制政治罪恶入木三分的揭露,是极其深透,难能可贵的。两节合读,骈散相间,挥洒自如,故而仲长统“友人东海缪袭常称统才章足以继西京董(仲舒)、贾(谊)、刘(向)、扬(雄)”,姜书阁先生称统文“体异骈散,而俊发畅达”(骈文史论)道出了这位“赡于文辞”、“敢直言”的“狂生”的文体风格。

猜你喜欢
  • 《题太公钓渭图赏析》

    《题太公钓渭图》就是一首很好的写心言志之作,作为诗人本身,也常常是有意识地借题画以表明自己的心志,托物寄兴。巧妙地将主观心志寄寓于客观的描述之中,实为不可多得的题画佳作。   此诗是作者在鉴赏《太公钓渭图》时,触画生情而作。即通过反思姜

  • 《山中问答》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山中问答》 【内容】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赏析】: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 诗的第一联“问余

  • 白居易《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全诗赏析

    碧天忽已高,白日犹未短。玲珑晓楼阁,清脆秋丝管。张翰一杯酣,嵇康终日懒。尘中足忧累,云外多疏散。病木斧斤遗,冥鸿羁绁断。逍遥二三子,永愿为闲伴。

  • 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名言: 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注释: 舐: 以舌舔物。 句意: 财物美色给人, 人难以舍弃, 这就好象刀刃上涂有蜜糖, 不能满足一顿美餐, 也就象小

  • 李清照·永遇乐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

  • 名诗《我用残损的手掌》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 《踏莎行·月华如水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上片写的是月下美景。“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先写月光照耀下的清澄水面,以及水面上粼粼似练的水波,再写水边的淡烟衰柳, “淡”和“衰”字,渲染出一种凄清忧愁的氛围。月影衰柳,淡烟波纹,景致如水,又是

  • 《宁静的香》付秀宏散文赏析

    每天晚上,我都会走过一棵又一棵的街树。这些树,已被我走过千万次。夏天的树,一片茂盛,枝干向上伸展。冬天的树,繁华落尽,静静地看着雾

  • 胜敌者,一时之功也;全信者,万世之利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胜敌者,一时之功也;全信者,万世之利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在德宗末已官礼部员外郎、监察御史里行,顺宗永贞元年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