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出处】唐·杜甫丽人行。 【意思】这些美丽的女子身着华贵的 罗衣,罗衣上有金银丝绣成的孔雀和麒麟,在薄暮的春色中闪烁着炫目 的光芒。诗句描摹了贵族女子的时髦衣着,暗寓对她们豪华侈靡生活的 抨击。首句不说春光照罗衣而说罗衣映春色,笔法有变化。第二句用互 文手法。 注: 蹙(cù),刺绣的一种手法,连接以下“金”、“银”两字。 【意思2】 这些衣饰华贵的妇人身穿 着精致的罗衣在暮春的阳光下走动,遍身光彩熠熠。在罗衣上还有用金 银丝线绣成的孔雀和麒麟。孔雀为罕见的禽鸟,麒麟是人们心目中的灵 物,在这些贵妇人的罗衣上绣有它们的图案,表现出这些妇人出身高贵 和穿着不凡。 注: 蹙(cù),唐代刺绣中的一种技法。 【赏析】 这句话出自杜甫的丽人行。诗人运用 细致、准确的笔触,对上层社会的“丽人”作 出精妙描摹。 诗一开篇,从丽人们的肌肤、腰身、服 饰、神态等角度,对长安丽人作了形神兼备 的描写: 三月三日这一天,春光明丽,天气 清新。只见前来游春的贵族妇女,一个个“态 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肌理细腻, 骨肉匀称,姿色浓艳,神态优雅。从头上到 腰身“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珠翠映衬着罗衣,在三春的烟景里闪烁着照 人的光彩。“头上何所有?翠微㔩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及稳称身。”…… 状姿色曰“骨肉匀”,状服饰曰“稳称 身”,可谓善于形容。那鲜艳富丽、金碧辉煌 的条线色彩,那雍容华贵、优雅闲远的举止 风度无不显示了丽人们养尊处优的生活。而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更让我 们感受到“丽人”们的服饰是多么的华美。 【全诗】 丽人行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榼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銮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猜你喜欢
  • 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霜筠亭》全诗鉴赏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禀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 古代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注释与译文

    【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注释与译文]重重叠叠的青山可以遮住人们的视线,但终究阻挡不住奔腾的江水冲破险阻,滚滚向东流入大海。这两句词,暗指南宋统治者无法阻挠人民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也反映了作者

  • 因三相

    古因明把因支正确与否归纳为9种因素,旧称“九句因”。这九句因反过来又成了检查因支在形式上正与不正的手段。在判断一个因正确与否时,是从因与同品,异品的关系上着眼的。什么是“同品”呢?所谓“同品”(sap

  •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全诗

    古风李白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

  • 李白《赤壁歌送别》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赤壁歌送别》是李白的一首名篇。文章通过描绘壮美的赤壁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壮士英勇无畏的敬佩之情。同时,诗中流露出离别之情,展现了人生的离合悲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李白成功营造出一幅壮丽壮观的意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散文背后的深意。总之,《赤壁歌送别》是一首独具风格的诗歌,充满了李白独有的豪情壮志,同时也透露出一丝人生的无奈与苍凉。

  • 忍学《六诬金》译文与赏析

    六诬金六诬金 直不疑为郎同舍,有告归者,误持同舍郎金去,金主意不疑。不疑谢,为之买金,偿之。后告归者至,而归亡金,郎大惭。以

  • 《陈涉世家》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陈涉世家》是一首描写中国历史上著名起义领袖陈胜的诗歌。该诗语句通顺,内容丰富,既有陈胜的个人事迹,也有对其背后历史背景的描绘。该诗不仅为陈胜塑造了英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压迫统治的不满。通过赏析《陈涉世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探寻历史中的英雄与伟人。

  • 欧阳修《逸老亭》全诗鉴赏

    上相此忘荣,怡然物外情。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野鸟窥华衮,春壶劳耦耕。枕前双鴈没,雨外一川晴。解组金龟重,调琴赤鲤惊。虽怀安石趣,岂不为苍生。

  • 哲理诗《咏怀(其三十三)》原文和鉴赏

    一日复一夕, 一夕复一朝。 颜色改平常, 精神自损消。 胸中怀汤火, 变化故相招。 万事无穷极, 知谋苦不饶。 但恐须臾间, 魂气随风飘。 终身履薄冰, 谁知我心焦? 这首诗是阮籍的代表作之一,集中表

  • 《红烛》鉴赏

    作者: 毛承志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