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鉴赏】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 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那么便怎样?“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与马。前者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前者胜过后者在何处?其中道理,用一个“轻”字点明,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何以见得?封建士大夫总有这么一项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苏轼因反对新法,于元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三年到黄州后,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被人推搡漫骂,不识得他是个官,却以为这是 可喜事;初入庐山诗的“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则是从另一面表达同样的意思。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见他对于做官表示厌烦与畏惧。“官”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这里的“一蓑烟雨”,我以为不是写眼前景,而是说的心中事。试想此时“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乃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他写这首定风波在三月,到九月作临江仙词,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他的这一种心事,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白出来,用语虽或不同,却可以彼此互证。再看看别人对“一蓑”的用法,如陆游题绣川驿的“会买一蓑来钓雨”,和舟过小孤有感的“商略人生为何事,一蓑从此入空蒙”,不俨然是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那几句的翻版吗?陆游也是个宦途不得志的诗人,以放翁诗证东坡词,则“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为归隐的含义,也是可以了然的。苏轼对于张志和的渔父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极为称赏,恨其曲调不传,曾改写为浣溪沙入歌(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江湖上的“斜风细雨”既令他如此向往,路上遭遇的几点雨自然就不觉得什么了。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不须作过深的诠解;不过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词序说:“已而遂晴,故作此。”七个字 闲闲写下,却是点睛之笔。没有这个“已而遂晴”,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引出了怎样的感触来呢?
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风雨声。“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毋庸怀疑;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过天青的遭际吗?既然如此,则如黄庭坚所说的,“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谪居黔南十首),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苏轼却说自己已超然物外,因此,政治上、人生道路上风雨也好,晴也好,都无所谓,都不能使我挂怀。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意思。如何到得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
猜你喜欢
  • 张拓芜《读鞋》

    晨起读报,迎眼便是洛夫兄的《寄鞋》,稍早,洛夫诗成付邮前在电话中念给我听,不待放下话筒便已老泪纵横,今天再详读全诗及后记,则更禁不住涕泗滂沱起来,一以悲恸,一以感恩,心中波涛起伏不能自已! 读诗竟读成

  • 寓言“东郭敞求封”注释、翻译和解说

    齐人有东郭敞者,犹多愿,愿有万金。其徒请赒 ① 焉,不与。曰: “吾将以求封也。”其徒怒而去之宋。曰: 此爱于无 ② 也, 故不如以先与之有也。 —— 《商君书·徕民》 【注释】 ①赒: 周济, 救济

  • 每句九个字个字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每句九个字个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每句有九个字的古诗,每句九个字的古诗,每句九个字的诗句原创的也行要有诗意唯美意境的多写点谢了。《九字梅花咏》朝代:元代 作者:明本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半枯半活几个擫蓓蕾,

  • 鲁迅《致台静农》全文、注释和赏析

    静农兄: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

  • 《鸡肋编》

    《鸡肋编》 《鸡肋编》3卷,宋庄绰撰。庄绰,字季裕,福建惠安人,大约生活在北宋神宗至南宋高宗时期,他一生任职各地州县,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此书自序作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但书中记事有迟至绍兴十年

  • 鲁迅《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全文、注释和赏析

    此上海有正书局翻造本。其广告②谓研究木刻者十余年,始雕是书。实则兼用木版,石版,玻黎版③,为人工著色,乃日本成法,非尽木刻也,广告夸耳!然原刻难得,翻本亦无胜于此者。因致一部,以赠广平,有诗为证: 十

  • 月光古诗词论文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月光古诗词论文,内容包括关于写月亮的古诗的论文,关于写月亮的古诗的论文,求一篇题目为"古诗中的月亮"的议论文阿议论文阿搜。《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

  • 范烛红《失语的忧伤,或吟唱》散文鉴赏

    1 此刻,是深秋的旷野,野草们次第放缓了蔓延的节奏,任由一些情之所系的人帮它们了却最初的夙愿。站在高处向远方眺望,你会发现他

  • 刘禹锡《赠元九侍御文石枕以诗奖之》全诗赏析

    文章似锦气如虹,宜荐华簪绿殿中。纵使凉飙生旦夕,犹堪拂拭愈头风。

  • 《盼你的信》白渔诗选集

    盼你的信当我盼呀,盼你的信连时间也结了冰我想,只要得到一个字我就会平静、安宁当我盼呀,盼到你的信胸中又埋进一盆火种我想,只要能见你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