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南郭吹竽》全文和鉴赏
宣王死, 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韩非子·内储说上
无才无学的人往往为了名利而冒充为真才实学者,只是这冒充必定要凭借一定的气候。南郭先生本不善吹竽,但由于齐宣王喜欢听人吹奏这种乐器,而且要求几百人一起合吹,这就给他提供了冒充为吹竽高手的良机。有了这个良机,他才蒙混过关,得到齐宣王的赏识,并获得了与众高手等量的高额薪俸(廪食,原指官府发给的粮食,本文指薪俸)。但好景不长,及至齐宣王死了后,继位的湣王与乃父的喜好恰恰相反,只爱听竽的独奏。南郭先生害怕真象败露,只好逃之夭夭了。
这个故事意在讽剌那些没有真实本领而又冒充为能人的人。这些人凭借一定的机遇,可以暂时侥幸达到目的。然而一旦机遇已过,他们也就原形毕露了。
南郭先生的假冒行为虽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他利用其他机遇,混进齐国某个有许多人才的要害部门,担任了要职,而后来在某次关键时刻需要他独当一面处理问题时却临阵逃跑,那就可能给齐国带来麻烦了。可见防止假冒,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真才实学的问题是决不能掉以轻心的。那么如何防止假冒活动呢?这个故事也给了我们启发。齐湣王对吹竽者“好——听之”,这一着马上吓走了南郭先生。如果我们用人时能逐一进行考察,要求他们单独展示自己的本领和见识,那么任何庸才和骗子也就无法蒙混过关了。这个故事在讽刺意义之外给人的这种启发, 尤其值得录取和使用人才者深思。
这个故事在写作上也很有特点。它从头至尾没有一句话明说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开头写他“请为王吹竽”,宣王感到高兴,“廪食以数百人”(发给与其他数百人一样的薪俸),读者还以为南郭先生真是吹竽好手。但读至“处士逃”才明白了真象。这样出人意料的结果,既使故事本身富于幽默感, 又明显地增强了讽剌效果。
后人将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为“滥竽充数”的成语和“滥竽”、“齐吹”、“齐竽”、“滥吹”、“混吹”、“吹竽混真”等词语,用以讽刺没有真才实学而混入能人中充数的人或行为,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
-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篱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麹便筑
-
自从楚辞唱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诏隐士》),草似乎就与别情离恨结下了不解之缘。《春草》诗写怀归的情绪,兼发思古之幽情。诗扣题写“春”。春是花的世界,诗也以花来写春光烂漫,“春来无处不芳菲”,展现了一个百花争艳、百花吐芬的美丽芳香的世界。诗的句式像唐代韩翃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用“无
-
本世纪60年代,法国文坛以《原样》*杂志为中心产生的一个文学流派。有人把它看做是“新小说派”*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有人称它为“新新小说
-
《菊花·和令狐相公玩白菊》咏菊花诗鉴赏 刘禹
-
《读书唯在记牢,则日见进益.》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读书唯在记牢,则日见进益。》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名言: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注释: 椁(guo): 外面的套棺。璧: 环形玉。赍(lai): 送。 句意: 我用天地作棺椁, 日月作双璧, 星辰作珠玑, 万物作殉葬
-
〔原道训〕 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 〔本经训〕 钟鼓管箫,干戚羽旄,所以饰喜也;衰绖苴杖 ① ,哭踊有节 ② ,所以饰哀也;兵革羽旄,金鼓斧钺,所以饰怒也。必有其质,乃为之文。
-
苏子瞻大臣论下 天下之权在于小人,君子之欲击之也,不亡其身,则亡其君。然则是小人
-
【题解】 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是他山水诗作的名篇之一。开头两句写春夜山间的寂静空旷。人闲二字,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为前提,才能发现桂树的花瓣在晚风中徐徐飘落。落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