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辞类纂《苏子瞻大臣论下》全文
苏子瞻大臣论下
天下之权在于小人,君子之欲击之也,不亡其身,则亡其君。然则是小人者,终不可去乎?闻之曰:迫人者,其智浅;迫于人者,其智深。非才有不同,所居之势然也。古之为兵者,围师勿遏,穷寇勿追,诚恐其知死而致力,则虽有众,无所用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
小人之心,自知其负天下之怨,而君子之莫吾赦也,则将日夜为计,以备一旦卒然不可测之患。今君子又从而疾恶之,是以其谋不得不深,其交不得不合。交合而谋深,则其致毒也忿戾而不可解。故凡天下之患,起于小人,而成于君子之速之也。小人在内,君子在外。君子为客,小人为主。主未发而客先焉,则小人之词直,而君子之势近于不顺。直则可以欺众,而不顺则难以令其下。故昔之举事者,常以中道而众散,以至于败,则其理岂不甚明哉?
若夫智者则不然。内以自固其君子之交,而厚集其势;外以阳浮而不逆于小人之意,以待其间。宽之使不吾疾,狃之使不吾虑。啖之以利,以昏其智;顺适其意,以杀其怒。然后待其发而乘其隙,推其坠而挽其绝。故其用力也约,而无后患。莫为之先,故君不怒而势不逼。如此者,功成而天下安之。今夫小人,急之则合,宽之则散,是从古以然也。见利不能不争,见患不能不避,无信不能不相诈,无礼不能不相渎。是故其交易间,其党易破也。而君子不务宽之以待其变,而急之以合其交,亦已过矣。君子小人杂居而未决,为君子之计者,莫若深交而无为。苟不能深交而无为,则小人倒持其柄而乘吾隙。昔汉高之亡,以天下属平、勃。及高后临朝,擅王诸吕,废黜刘氏。平日纵酒无一言,及用陆贾计,以千金交欢绛侯,卒以此诛诸吕,定刘氏。使此二人者而不相能,则是将相相攻之不暇,而何暇及于刘、吕之存亡哉!
故其说曰:将相和调,则士豫附。士豫附,则天下虽有变而权不分。呜呼!知此其足以为大臣矣夫!
-
这是一首相思之作,却不同于那种甜蜜憧憬的怀想,亦不是刻骨铭心的感念。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首小令,那么非此二字莫可当得:阑珊。 所谓“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正是“春花秋月,触绪还伤”的另一番写照。当年他曾和她一起攀
-
庾信·拟咏怀《其二十六》 萧条亭障远 2 ,凄惨风尘多 3 。关门临白狄 4 ,城景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 5 ,寒水送荆轲 6 。谁言气盖世 7 ,晨起帐中歌。 【注释】 1.本篇写北方边塞景象引起的
-
这首诗基调轻快,描绘春日曲水之景,颇具行云流水的轻莹之美;着色也淡雅清丽,毫无浮艳华靡之憾。作为一首表现禁苑赏春的闲暇之作,自有一股喜悦的意趣流淌其间。
-
【原题】:某伏睹判府司徒侍中置酒宴客即时雪作谨成七言律诗一首上献
-
饯君嗟远别,为客念周旋。征路今如此,前军犹眇然。出关逢汉壁,登陇望胡天。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
-
秋露坠。滴尽楚兰红泪。往事旧欢何限意。思量如梦寐。人貌老于前岁。风月宛然无异。座有嘉宾尊有桂。莫辞终夕醉。
-
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妹必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国色,
-
《汉魏六朝散文·贾谊·过秦论上》原文鉴赏 秦
-
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 作品赏析【注释】①不仅有《踏莎行》(“进退存亡”)集经句体,亦有此集诗句体,足见辛词体式多姿。首写秋江送别场景,用赋法。次
-
【名句】迷人之迷,其觉也易;明人之迷,其觉也难。 【译文】糊涂人的迷惑,让他明白比较容易;明白人的迷惑,让他觉醒就比较难了。